|
|
|
|
|
|
|
|
|
|
|
 
首页 > 图片新闻 > 那时繁华 唤起几多回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那时繁华 唤起几多回忆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9/23 23:47:3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世纪60年代中叶至70年代,淮南主城区发展依然小步迈进。此时较为繁华的标志性商业建筑群距离上个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期繁华的轮船码头候船室、打铁一条街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但即便是这短短的一公里,我们亦清晰可见淮南城市发展的脉动。

      老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对于1970年以前出生的人来说意味着城市的核心商业建筑。今年77岁的夏荷莲老人告诉记者,在1970年的淮南,谁家乡下或是远方来亲戚朋友,只要时间允许主人一定是要带着客人到百货大楼逛一逛,不去趟百货大楼好像就证明不了你住在城市、你是个城里人。而逛百货大楼对于淮南城市人来说就是乡下小姑娘到大上海,看得是眼花缭乱、享受得是心旷神怡,它是那个物质匮乏年代货品最丰盛的地方。在老百姓的眼里,百货大楼坐落在哪里,哪里就是城市的繁华核心地带。记者按照老人的指点来到位于淮河路边上的上个世纪70年代的老百货大楼楼前,看到的仅仅是一片外凸弧形的两层建筑群,两扇位于“凸点”的大铁门紧锁着,门锁已经锈迹斑斑,而大楼第二层的外墙很多地方已经显露出崩毁的迹象,整块的斑驳脱落的墙皮像是从做着美容女性脸上撕下的面膜。两层的建筑就能够被尊称为“大楼”,足见那个年代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老亨得利

      如果说老百货大楼是那个特殊年代物资丰盛、城市繁华的核心地标,那么老亨得利就是尊贵和奢侈品的代名词。1970年的老亨得利与老百货大楼之间只有不到200步的距离,它们像一对山头近距离地打量着对方。作为做钟表生意的老亨得利,那时卖钟表收的是钟表票而不是人民币,有钱没票你看着里面滴答作响的钟表也只能干瞪眼,何况那时候老百姓手里也没有多少钱。今年73岁,手腕上带着一块旧式手表的陈全好老人说,1978年以前谁个要是手腕上带了块表,无论天有多冷都要把袖子卷得高高的露出它来,“想想那有多光荣呀,你带着它在街上走一遍,人家离你八米远都会瞪着各种眼神盯着你的手腕看,带块手表就跟现在的小明星似的”。老人回忆往昔感慨不已。“你看看,手表在那个时代意味着什么?”而淮南的老亨得利店里面就摆满了钟表,能不惹眼吗?而如今,记者按照老人的指点再次站在老亨得利钟表店的旧址前时,这里已经改为一家小饭馆了。据老人说,它整个建筑的形貌没有大改变,原本就是一个半弧月形的雅致街面房,现在不留心你都注意不到它,但在那个年代它在很多人的心里曾经高不可攀。

  淮滨影剧院

  淮滨影剧院是1970年的“叛逆者”,如果说候船室、打铁一条街、老百货大楼、老亨得利他们相互距离不远,算是抱在一团的“蒜蒜头”,那么淮滨影剧院就是这个围城里伸出的一只脚。它在距离上已经开始向这个核心的商业圈外围迈进,令人遗憾的是位于淮滨路上的淮滨影剧院已经被新的建筑物所取代,它过去的形貌不得复见,但是它留在那一代人心目中的位置却不可磨灭,“那个时候电视机的普及率非常低,对于很多人来说进影剧院看电影和到太空上散步感觉应该差不多。”上世纪70年代在淮滨影剧院附近就读小学的王先生告诉记者,那时候学校安排到淮滨影剧院看电影,一定提前两个月通知学生,而在这通知下达后的两个月里,去剧院看电影定是每天同学们谈论的焦点,甚至晚上做梦很多学生都梦到淮滨影剧院。作为一种文化享受,淮滨影剧院在那个时代是市民精神生活的一个标杆。

  图一为老百货大楼现貌
  图二为老亨得利现貌

(文/苏国义 图/王刚)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