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为教师充电搭平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为教师充电搭平台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8/26 0:07:5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政府增加对农村教育投资,而一些农村小学却出现“教学楼升高、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潘集区为了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先抓教师继续教育。

      今年暑期,潘集区教育局对全区农村中小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是:农村教育质量有哪些差距,原因是什么?全区上百所农村中小学的答卷按期交回,通过调查发现,学校普遍认为农村教育质量有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教育观念陈旧,不能适应现代教育。

      据了解,潘集区财政每年对教育的投入超过亿元,并争取大量项目资金改善农村教育环境。但是,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并没有随着环境变化而相应提高,甚至在边远的乡村小学出现教学楼升高、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

     “有钱就可以提升教育环境,而改变农村教师队伍却非那么容易。”该区一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同志如是说。潘集区目前共有3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其中由民办教师转正的占63%,且农村小学缺少音、体、美、英语、信息等专科教师,一些边远小学还存在教师缺编,五、六年级的数学、语文也是由临聘教师任课。

      近两年,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针对教师队伍的现状,把抓教育质量的重点转向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用现代知识为教师“充电”,这是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一条捷径。区政府增加投入完善教师进修学校的硬件设施,今年已投入100多万元,目前教室可提供600多人同时上课。同时,区里还与淮南师范学院挂钩,免费培训400名农村教师,此外,区政府还增加投入为各农村中学建起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并完善体育设施。

      区教师进修学校落实培训计划和措施,采取请专家上课和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对各科教师进行培训辅导,让教师们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以适应新教材。特别是培训了一批学科紧缺的专业教师,有的专业只有十几个教师,也照样开一个班。经过培训农村小学有了英语教师,部分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了英语课。

      该区抓教师继续教育不仅注重培训,更要求教师在岗自学。从去年开始,区教育局规定每个教师每年要围绕教学认真读两本书,并要写出读书笔记和论文,学期末要逐人检查。严格的学习制度促进教师读书蔚然成风,大家边学习边实践,把新观念新知识带进课堂。古沟中心学校的数学教师聂侠,通过学习《有效备课》,明确了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景作为教学策略,由此改变了原来的传统教学方法。区教师进修学校还把教师的教育心得和教学论文汇编成册,发到各个学校进行交流,起到了互相促进的作用。

      一个学校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校长。今年暑期教师培训刚刚结束,区教育局又开始培训农村小学校长,请淮师附小等名校校长和有关专家上课,为这些长期封闭在乡村学校的一校之长灌输现代教育管理新知识,并开展座谈交流,拓展提升教育质量的新思路。该局负责人日前告诉记者,他们已经通知各个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在开学前一周到校备课,新学期开始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收费和备课情况。

      相信,随着教师继续教育的扎实推进、随着教学环境的不断改善,潘集区农村教育质量一定会越来越好。

记者 祁家录)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