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5个日日夜夜里,一张张小床始终和一张大床相对,一只只小勺始终和一只大勺相对,一位位笑容天真的孩童始终和一位鹤发老人相对——这一切,构筑了淮南市田家庵区第二幼儿园一道特殊的“风景”,缔造出一个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感人故事。
小床、小勺,是老师照看孩子们用的,大家不用想就可以知道答案。大床、大勺,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到这,就不能不提及一位老人。这老人姓陈名岭云,凤台县人,1986年被该园聘任为门卫。风里雨里,老人兢兢业业管理园区,园长、老师、孩子们热爱他并亲切地称呼他“陈大爷”。一晃20年过去了,2006年5月,陈大爷高龄78,虽说他身体硬朗,工作又敬业,但园长仍坚持让其下了岗。
故事就发生在其下岗后。说到下岗,陈大爷心中是一万个不情愿,因为他无儿无女无依靠,下岗了他往哪奔呢?生活来源又从哪儿来呢?陈大爷的烦恼,园长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在给其办理下岗手续时,园长特别给了陈大爷一点建议和保证:建议他今后在幼儿园养老,幼儿园每月给他200元生活费,其他福利待遇依照在职临聘人员,伙食由幼儿园承担;如不满意,可以一次性给一笔养老金,以让其安度晚年。
陈大爷犹豫了——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世界,我在这里养老合适吗?他想到了老家凤台,于是告假两周回到故土。然后,家乡的巨大变化让他感觉异常陌生。两周以后,陈大爷正式答复园长,决定留在幼儿园。
幼儿园的教职工们闻讯这个消息后,很是开心不已。大家一起把园内一间仓库腾了出来并打扫干净,然后从教室里搜罗出冰箱、彩电等日用品,送进陈大爷的“新居”。他们要把这位陪伴了大家20年的老人留下,照看好。
3年来,1095个日日夜夜,老人如果哪天不按时前往食堂打饭就餐,就会有职工担心他是不是病了?寒来暑往,食堂余下的米、面、油送给陈大爷早已成了惯例。逢年过节,老师们包了粽子、灌了香肠不忘给陈大爷送上些许。平时放学,孩子们更会热闹地与坐在长廊或门口休闲的陈大爷说再见。
“陈大爷,是我们园的功臣,他为我们园的发展贡献了20年,现在我们反哺他是应该的!”园长和老师们表示道。
“陈大爷,我们爱您!”孩子们一边说,一边把陈大爷团团围了起来……
多美的一幅图画啊,让我们共同祝愿,祝愿陈大爷平安健康,祝愿老师和孩子们幸福年年。
图为老人经常同孩子们在一起。
(记者 黄媛媛 黄 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