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首位连续三年获得新加坡最佳教练员奖的中国人——王小克
他是喝着淮河水、在淮土上长大的中国人,却连续三年荣获新加坡国家体育理事会评选的最佳教练员奖。今年2月26日,新加坡总统纳丹、社会青年及体育部部长维文亲自为王小克颁奖,由此,他成了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5月5日,记者在洞山新村王小克的母亲家,专访了回淮进行体育文化交流和推介的新加坡双马体育公司总经理、乒乓球教练王小克。
乒乓世家 两名火炬手
虽然多年居住在异国他乡,但王小克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祖国,挂念着故乡淮南这片心中的热土。生于书香门第的王小克,有5个兄弟姐妹,排行前三的以从事教育科技为主,排行后三位的,四姐王晓琪现是国家级乒乓球二级裁判员,她还是北京亚运会的火炬手,排行老五的王小克儿时是通过姐姐引路逐渐走向了乒乓生涯。10岁时,在洞山中学(原洞山小学),受姐姐的影响,他开始学习打乒乓球,姐姐是直拍,他学用横拍。那时寒暑假他都要去淮南一中参加全市的乒乓球集训。1972年他获得了一项乒乓球比赛的第一名。1974年,他被选进安徽省乒乓球队。两年后,他效力于国家队。弟弟老六王小伟是左手持拍的乒乓球运动员,王小伟还是淮南市唯一一位国家一级赛艇项目裁判,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并执裁北京奥运会赛艇比赛。谈到这里,王小克脸上露出自豪而开心的笑容。
临危受命 援助他方
1993年1月,新加坡国家乒乓球队解除了与前世界冠军江嘉良总教练的合约,世界哗然。在这种情况下,时任辽宁鞍山市重点乒乓城市教练员的王小克被国家体委选中援助新加坡国家乒乓球队,接任江嘉良的教练席位。
王小克刚到任几个月,就率队参加了哥德堡的第42届世乒赛,在女单第三轮比赛中,新加坡女将井浚泓战胜卫冕冠军邓亚萍,一时间,世界各大媒体竞相报道这一消息,王小克的教练实力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
这位想让大人和孩子都喜欢乒乓球运动的“魔鬼教练”开始在新加坡施展他的乒乓抱负。他开设了第一个小学乒乓训练学校,并成为该校第一任校长,在他的带领下,该校连续11年获得全国乒乓球小学组冠军。王小克不仅是新加坡乒乓球一级教练培训教材编写的专利获得者,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他还是“卓越体育2000年计划”的策划人和起草人,他为该计划争取了约1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政府拨款,该项目被列为新加坡的国家级重点项目之一。目前,他在新加坡任教所带学生,在各种国际及在新加坡国内比赛中累计获得约160多个冠军。
不遗余力 助飞淮南乒乓
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多年的上世纪70年代独霸安徽乒坛的那帮淮南人,大家谈笑风生,很是怀念淮南乒乓球运动的辉煌岁月。正是最初在水泥台上的痴迷,才为他后来多彩的乒乓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以来,王小克一直热心致力于淮南与新加坡乒乓事业的交流与学习。近年,王小克先生更是频繁地回到淮南故乡,探亲之余,更是不遗余力地为淮南的乒乓运动重振雄风、快速发展做点实事。此次,他专为与淮南市体育局局长金昶洽谈青少年交流合作的具体事宜而返乡。
(记者 张芳 实习生 张紫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