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集采“三进”落地见效
26家民营机构入驻 药费直降惠及万家
(记者 孙鸿 通讯员 陈莹)7月4日,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为贯彻国家及安徽省医改部署,落实省医保局集采药品“三进”(进医院、进药店、进村卫生室)要求,市医保局主动作为,重点将二级以上民营医疗机构纳入集采体系,打破政策壁垒,惠及更多主体和群众。
我市率先探索此举以破解民营医院传统分散采购模式导致的药品价格较高难题。自6月13日集采工作启动培训会议召开后,三明联盟淮南专区系统运行平稳。目前,全市已有26家民营医疗机构通过专区采购,完成57笔订单,金额27.13万元。
民营医院加入集采后必须执行集采价格,大幅减轻患者负担。以慢病用药瑞舒伐他汀钙片(5mg)为例,集采后每盒从11.14元降至3.23元,仅此药品全市节省约267.3万元。集采还规范了药品供应渠道,减少质量风险,降低医院成本,提升服务满意度和水平,实现“药品降价不降质、服务提质不提价”。
集采“三进”助力民营医院降低运营成本,优化收支,增强“造血能力”,同时也促进行业良性竞争,让患者拥有更多选择权。此外,此举也为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扩大目录内药品使用,降低患者费用,缓解基金压力。
我市在推进中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系统性培训和实操演练。未来将以落实“三进”政策为契机,优化流程、扩大范围、丰富品种,解决执行问题,加强监管,推动医疗保障事业迈向新里程,为“健康淮南”增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