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雪峰)为进一步强化渔政执法震慑力,巩固淮河淮南段禁捕成效,近期,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了淮南市2025年涉渔罚没物品集中销毁行动。此次行动是践行“零容忍”治理理念的有力举措,秉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收缴一起”的铁律,切实筑牢生态保护屏障,维护水域生态平衡。
活动中,市农业农村局对渔政执法大队在前期行动中查获的各类涉渔罚没物品进行了集中展示,展示结束后通过分解、拆卸、挖机粉碎等方式进行了集中销毁,防止这些违规渔具再次流入市场。销毁物品包括刺网210条、地笼120节、渔具50件,以及涉渔“三无”船舶1艘等。本次销毁地点设在平圩经开区的安徽东华通源生态科技公司,由专业废物处置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渔政部门表示,淮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淮河淮南段有“国家级淮王鱼种质资源保护区”;同时,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是淮河干流禁渔期。在天然水域实施禁渔区、禁渔期制度,有利于推动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次集中销毁活动,是市农业农村局深入推进“十年禁捕”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违规垂钓等违法行为,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彰显了农业部门维护渔业水域生态安全、保障群众利益的坚定决心。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大队累计开展执法检查71次,出动执法人员663人次,收缴网具283张,暂扣渔具79件,查办涉渔案件15起,其中简易程序12起,罚款0.24万元,普通程序3起(在办2起),结案1起,罚款0.3万元。
执法是利剑,监管是基础。下一步,渔政执法部门将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深化部门协作,加强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开展不定期夜间突击检查,持续推进保护区及禁渔期禁渔执法工作。同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广泛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提升执法效能,为全市渔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