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市民鲍先生参加了一场婚礼。荤素满桌、觥筹交错,待到宾主散去,盛宴转眼变“剩宴”。“宴席上浪费多,主要还是讲面子的问题。”鲍先生说,婚宴要回归分享幸福、互相祝福的初衷,既体面而不失实惠,喜上加“惜”,才能喜上加“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讲述了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随着人们节约意识的不断增强,理性消费、节俭用餐已成为日常习惯。但人们在欢聚团圆的同时,往往忘记了“崇尚节约”,造成“舌尖上的浪费”。
“人不多,却点了一大桌子菜,结果不少菜都没怎么吃,最后也没有打包带走,真的太可惜了,让人心疼!”假期,记者走访我市一家餐馆时,一名工作人员讲述了顾客因为“好面子”,而让“盛宴”成“剩宴”的事例。“亲戚好友聚在一起,聚的是感情而不是攀比。”这名工作人员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光盘”是一种光荣,浪费才是最大的可耻。希望广大市民自觉践行“光盘行动”,适量点餐、节俭就餐、餐后打包,养成吃饭新风尚、健康好习惯。(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