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淮南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淮南高新区“淮畔课堂”科学教育主题系列课程建设方案发布暨项目启动仪式在淮师附小山南校区举行。
开展“淮畔课堂”科学教育主题系列课程建设,旨在通过挖掘淮南独特的地域文化与产业资源,打造一个具有“政策引领、本土赋能、多方协同”的科学教育地方特色课程建设的创新实践样本,进一步提升淮南高新区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品质,助力区域内中小学校科学教育深入开展,更好培育有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
“淮畔课堂”科学教育主题系列课程由市中小学教研室、淮师附小高新集团总校、水滴空间科创基地负责建设,汇聚辖区内外各方力量协同完成。课程建设以“地域文化为根、实践体验为基、科学创新为魂”,扎根于淮南本土文化土壤,汲取丰富文化养分,确定了煤海探秘、豆腐工坊、淮南子探奇、芍陂水韵、楚文化探秘、成语实验室六大主题模块,将我市的文化瑰宝转化为科学教育的鲜活教材,积极构建“文化浸润+科学探究+实践创新”综合育人体系,突出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并提升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保障“淮畔课堂”科学教育主题系列课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项目建立了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专家组、研发中心和课程开发设计小组,通过协同联动保障项目落地。下一步,淮南高新区各中小学校将结合实际选择课程模块,制定校本化课程实施方案,确保今年秋季学期实现科学教育主题系列课程落地校园、走进课堂,为淮南高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 李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