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3个月两次“髓”缘 他用爱点燃生命之光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3个月两次“髓”缘 他用爱点燃生命之光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5/30 9:28:3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5月29日,19岁的大学生周子研用热血青春谱写了不平凡的生命赞歌。短短三个月内,他先后两次与素不相识的患者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以超越年龄的勇气与担当,在生命接力的赛道上跑出了令人动容的青春轨迹。这位年轻学子用无私大爱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让生命之花在奉献中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一诺千金:双倍生命火种的传递

周子研是淮南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大三学生,2023年12月,市红十字会在该校开展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刚满18岁的周子研在校园献血车前驻足,当得知留存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即可成为志愿者时,他毫不犹豫地签下同意书、留下了血样。这个决定让当时刚成年的他没想到:自己未来会两次叩响生命奇迹之门。

今年1月,市红十字会的一通电话划破平静,工作人员告知周子研,他的血样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征询他是否愿意捐献。面对这一罕见匹配结果,周子研的回应斩钉截铁:“当初留样就是要救人!”然而,命运很快给了他第一次考验——由于患者病情突然恶化,这场生命接力不得不戛然而止。面对精心准备的捐献计划被迫中断,周子研虽然满心遗憾,却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现实。

命运再次眷顾了这个心怀大爱的年轻人——距离首次配型失败仅两个月,周子研的名字竟奇迹般第二次出现在骨髓库系统中,这次匹配的是另一位危重患者,连工作人员都为之惊叹。得知消息的周子研既惊又喜,面对患者危急的病情,他毫不犹豫地配合完成体检,并果断确定5月29日为捐献日。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询问是否需要征求家长意见时,他斩钉截铁地表示:“无论家人是否同意,这次我一定要完成捐献,不能再错过救人的机会!”深明大义的父亲了解情况后,虽然心疼儿子的身体,但更为他的善举感到骄傲,不仅全力支持他的决定,还细心叮嘱他保重身体,确保顺利完成这场生命接力。

就在入院当天,周子研突发病毒性感冒持续高烧,身体极度虚弱,但“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放弃挽救生命”的坚定信念支撑着他,经过及时治疗病情好转后,他最终在5月29日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

微光成炬:校园里的青春之光

周子研成长于一个充满温暖与正能量的家庭,父亲正直善良的品格深深影响着他,使他从小便养成了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作为大一新生,他第一时间加入了校志愿服务队。在淮南马拉松赛事中,他凌晨就奔赴服务岗位,为选手们提供专业细致的服务;在校园招聘和迎新活动中,总能看到他搬运重物、耐心解答的身影;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连续两年担任校园文艺汇演骨干,从场地布置到节目编排都倾注心血。2024年演出季,他不仅承担多项幕后工作,还参演三个节目,常常忙碌到深夜却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

在同学眼中,周子研是当之无愧的“暖心学长”。宿舍里,他总是不声不响地帮室友带饭打水;教室里,他经常主动为同学准备学习用品,用细微处的关怀温暖着身边的每个人。

作为学习委员和院学生会组织部负责人,周子研在学业和工作中都展现出卓越能力。他不仅保持优异成绩,还经常组织学习小组帮助同学;在学生会工作中,他牺牲大量休息时间,以专业高效的服务赢得广泛好评。

凭借全面发展的优异表现,他荣获院三好学生称号。在2023年学院市场营销沙盘比赛中,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商业思维斩获二等奖。周子研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始终不忘为他人点亮希望之光。

(记者 李严)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