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这家企业科技养出“蛙界顶流”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这家企业科技养出“蛙界顶流”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5/8 8:05:4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无抗养殖+温室大棚
这家企业科技养出“蛙界顶流”


工作人员展示达到出栏标准的牛蛙

5月的淮南,绿意盎然。5月6日,记者走进位于凤台县农业产业园的安徽千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牛蛙养殖基地,数百个养殖池映入眼帘——池水清浅,一只只黄绿色的牛蛙精神十足,工人刚撒下一把饲料,成群结队的牛蛙便纷纷蹦跳着争食,引得池内“扑通”之声不断。

“传统牛蛙养殖受季节限制,但我们能让它们全年生长。”企业技术负责人指着养殖大棚内纵横交错的银色管道介绍道,这里毗邻电厂,通过利用电厂余热资源,做到水温、室温可控,温棚及供热配合使用,实现了牛蛙不冬眠,做到了全年养殖、销售。

安徽千帆农业成立于2020年10月,专业从事牛蛙养殖及销售,基地占地110亩,从蝌蚪到成蛙,从养殖环境到养殖管理再到溯源管理,这里实行规范的网格化管理和标准化养殖,确保每一只牛蛙都能按照正常生长曲线稳步成长。牛蛙的生长期约为4个月,由工人定时投喂饲料。“饲料里添加了中草药,替代抗生素防病。”负责人表示,企业将工厂化管理与生态化设计结合,采用控温、控制密度和中草药代替抗生素等手段,可全年生产安全优质牛蛙600万斤,企业通过了无抗产品认证,取得了无抗产品认证证书。

走在大棚里,不时传来牛蛙的“呱呱”声,水池里常溅出阵阵水花,养殖池内的牛蛙圆润饱满,池水清澈见底。记者看到,与传统土塘养殖不同,这里的蛙池全部采用水泥硬化,尽管池内牛蛙众多,棚内却几乎闻不到异味。“秘密在这儿!”负责人指着大棚内的独立蓄水池说,蛙池的水每天上午和晚上各换一次,蛙池内排出的废水、残渣统一进入尾水处理设备,经过专业设备处理过滤,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或循环利用。安徽千帆农业也是全国首家牛蛙养殖废水处理再利用企业,高投入的养殖设备和标准化管理让牛蛙茁壮成长,成为备受认可的好蛙。

今年2月,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专家对各地牛蛙绿色安全养殖模式和典型企业进行梳理总结,形成了《牛蛙绿色安全养殖模式典型案例》。其中,安徽千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工厂化养殖模式典型企业,为解决传统牛蛙养殖中出现的尾水污染、药残超标等问题提供了创新路径,未来有望在全国水产养殖领域推广。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公布全国首批安全优质生产模式名单,安徽千帆农业创新研发的“牛蛙‘温室大棚+循环水’工厂化安全优质生产模式”成功入选,是安徽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安全优质生产模式。

这种绿色、安全的养殖模式赢得了市场青睐。在分拣车间,工人们正将达到6两标准的牛蛙装箱,这些“健身蛙”当天就能送达长三角商超。目前,安徽千帆农业已与头部餐饮品牌建立了稳定合作,力争打造成行业内工厂化牛蛙养殖标杆企业,带动周边现代养殖业发展,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记者 廖凌云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