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电子证照”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有了“底气”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电子证照”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有了“底气”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5/7 8:54:2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近年来,我市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实践中,紧紧围绕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创新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发放工作,在土地二轮承包确权发证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实地测绘,向农户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为推动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精心组织实施,做到稳慎有序

我市出台《淮南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发放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宣传动员、调查摸底、核实确认、公开公示、发放证照、整理归档”等6个方面工作内容,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发放规程,细化“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明确市、县区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协调、精心指导,以乡镇为责任主体,推动试点村稳慎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发放工作。始终把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依托村集体主导推动,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运用广播、微信、一封信等载体,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做到政策解读到户、征询意愿到户、信息核实到户、签字确认到户。

此外,我市坚持试点先行、梯次推进,2022年下半年选择谢家集区杨公镇前瓦村作为试点,为321户农民3625.3亩耕地制作发放了标注有承包地块“四至”坐标的电子证照。取得成功经验后,2023年在全市8个县区遴选100个村推广。截至2023年底,已为100个村、57.64万亩土地发放了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分别占全市行政村总数和承包地总面积的12.1%、11.6%。2024年已推广到300个村、167.64万亩承包土地,2025年将实现全覆盖。

强化数字支撑,做到精准规范

我市各乡镇、村根据二轮承包合同,对各农户家庭成员、承包地等信息进行调查摸底。对地块承包权属发生变化、需要实地测绘的,由农户提出书面申请,经村、乡镇确认,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后,测绘单位利用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等技术现场测绘核实;对家庭成员信息有变的、同村民组内地块调换的,由农户提出书面申请,村审核、乡镇审批后,进行修改。对权证信息中地块权属信息、家庭成员信息的变更,分别在“皖事通”平台“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系统”中进行线上公示和在村委会进行线下公示。有异议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变更办理实施细则》等相关政策规定,完善变更手续,形成村集体和村民一致认可的、准确的土地确权数据。

我市还将相关矢量、权属数据成果资料同步至电子证照数据库,开通农户线上账户,制作、上传对应电子证照,并上传至安徽省一体化政务服务“皖事通”系统。同时,各村以“件”为单位,对涉及农户的有关申请、身份信息、确认权属、实地勘界、界限图表、登记和权证审核发放等文件材料进行整理归档并永久保存,确保在有需要或发生纠纷时有据可查。

拓宽应用场景,做到务实有效

我市将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与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紧密衔接,提前完成二轮延包前期有关准备工作。同时,在电子证照网络平台中预留接口,可实现二轮土地延包合同线上签订、不动产登记数据及时移交等功能,为二轮土地延包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土地电子证照的发放,也顺利化解了一些多年没有解决的农户间土地承包权纠纷。

土地电子证照发放后,消除了一些农户对土地整理后找不到自家承包地的顾虑,支持村集体按照“田成方、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将集中起来的托管耕地进行“宜机化”改造,便于开展机械化作业。截至目前,我市已有近200个村、60万亩托管土地开展了田地整理,因撤埂、并沟新增种植面积3%—8%。比如,毛集实验区穆台村对集中连片耕地进行“宜机化”改造,平均每亩投入约260元,将过于零散的约2000亩平均不足1.5亩的小块耕地,根据地块的高低落差顺势而为,改造成40—50亩不等的适宜机械耕种的大块耕地,改造后地块从2437个大幅下降为122个。

我市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数据接入“皖事通”平台,农户可以随时通过微信小程序或“皖事通”APP查看自家承包地的方位、面积、“四至”坐标等信息,也可以更加便捷地向金融机构抵押土地经营权进行贷款,以此加大农业生产投入,促进增产增收。

(记者 贾静)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