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里草长莺飞,寿县正阳关孟家湖的芦苇荡里遍地都是蒿子,蒿子刚冒个嫩芽,红里泛青是最好吃的时候。小姨拉着我,拿着镰刀这块地里割一刀,那块地里割一刀,不一会篮子里就装满了。
孟家湖是湖又不是湖,是“凤城首镇”——正阳关境内的一片广阔坦荡的淮河滩涂湿地,其地势高于河床又略低于河堤,故水涨而没水落而出。这片滩涂地土质松软肥沃,在每年的清明节来夕,滩涂上便长满了刚刚破土的蒿子,随手采摘置于鼻端,蒿香浓郁闻之顿觉神清气爽。在粮食短缺的困难时期,蒿子曾以荒野之味救济了正阳关百姓,人们冬季挖蒿根,春季采蒿苔,做成蒿饼蒿粑充饥,帮助大家度过了难熬的荒年,因此正阳关人对蒿子有着特殊的情感,这也算是蒿子与正阳关的一段特殊情缘。
蒿子有多种食用方法,最常见的蒿子粑粑。蒿子粑粑主要以蒿子、糯米、腊肉为原料精制而成。每年农历三月三小孩就会跟着大人们去采来蒿子,然后摘下蒿叶放入锅中焯水后切得碎碎的,混合腊肉丁和糯米一起放在盆中像和面一样混合揉熟,最后用手捏成一个个圆圆的小粑粑上水锅里蒸熟,蒸熟后是为了方便保存。吃的时候拿出来放入油锅里煎得两面金黄、外焦里糯,混合着蒿子的清香,吃着那叫一个爽口。如今生活好了,想吃蒿子粑粑,随时可以去外面买。但是,还是自己做的最有小时候的味道,也许这里面充满着对童年的回忆吧。
蒿子炒腊肉也是让人难以忘怀。蒿子摘去叶子和老根,只留中间的嫩梗,洗净晾干,腊肉切片,锅中放少许油,放入腊肉煸炒出油,加入姜、蒜爆香,再放入蒿子翻炒至断生,再佐以盐和生抽调味即可。入口齿颊生香。
凉拌蒿子也是我最爱。蒿子洗净焯水,过凉后挤干水分,切断放入碗中,加入蒜末、生抽、醋、盐、香油、辣椒油等调料拌匀,倒入蒿子中搅拌即可。拌好后翠绿诱人,香味扑鼻,吃起来脆嫩可口,清淡解腻。
现在蒿子已经成为正阳关的一道名菜,孟家湖的蒿农们利用大棚进行人工种植,蒿子已经长得又高又粗。如今,即使在寒冬腊月,在菜市场里也能买到蒿子,吃起来也没有那么重的青气了,但是好像又失去了一些什么,也许就是原野里本来的东西,就像我们渐渐长大,渐渐老去,无声中无意中丢失的东西。
正阳关的蒿子,是淮河岸边摇曳的乡愁。春生野陌,秋染霜色,这寻常草蔬,裹着古镇千年的烟火,在晨雾与暮色里,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