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白县——值得探寻的一段楚史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白县——值得探寻的一段楚史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3/27 9:55:0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秦行郡县制,《汉书·地理志》中,凡汉代以前即已存在的县都注有“秦置”字样。翻阅《中国历史地图集》秦《淮汉以南诸郡》图幅,发现秦朝县级治所设在淮南市域内的只有寿春和曲阳两县,没有白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和《中国历史大辞典》也查无此县,而中国历史学家杨宽《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所附“春秋时代楚国设县的时期和地点表”中却能看到,楚灵王时期,在“今安徽省寿县南”设置了白县。表中列出春秋时期有史可依的楚国所设17县,安徽省域内唯有白县,因此白县既是淮南市、亦是安徽省历史上的第一县。

白县设置与白公子张

中国县制起始于楚国。《左传·庄公十八年》载:“初,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楚国于春秋时期设县以后,最高军政长官由楚王直接任命,一般称“县尹”,或称“县公”,斗缗作为权县之尹,是楚国历史上第一位县官。

楚武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740-前690年,那么引文中的“初”如何进行时间界定呢?《中国历史大辞典》“楚武王”释义说:楚武王“后又开辟濮地(今豫、鄂一带),派兵打败邓国(今湖北襄樊北)、郧国(今湖北安陆)和绞国(今湖北郧县西),灭权国(今湖北荆门东南)”。楚国打败绞国并迫其签订城下之盟的年份是公元前700年,灭权是在败绞之后,这样就将权县设置限定在公元前700-前690年之间。同时期秦国最早置县是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伐邽、冀戎,初县之”。这就很清楚了,秦国邽县、冀县设置要比楚国权县要晚。

楚灵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540-前529年,他设置白县时,距离楚国实行县制至少已有150多年。史有记载的第一位白县主官是白公子张,《国语·楚语》载有他的故事。

楚灵王暴虐无道,白公子张多次进谏,楚灵王很讨厌他,就对史老说:“我想阻止子张劝谏,有什么办法吗?”史老说:“接受进谏很难,制止容易。下次他再进谏时,您就说:我左手掌握鬼的身子,右手掌握鬼的居处,举凡各种劝谏,我全都能听到,没必要再听别的劝告了。”

白公子张又来劝谏,楚灵王就按史老教他的话说。没想到子张不但不怕,还将商王武丁搬出来当例子,对楚灵王进行一番教育。最后语重心长地告诫说,像殷高宗武丁那样与神明相通的圣人,已经知晓了为君之道,却还不敢专断独行。他已经得到贤人辅佐,还怕将高明的贤士疏忽遗忘。您应该比不上武丁,却讨厌规谏您的人,凭您现在的状态,能治理好国家吗?

楚灵王不听劝,不久就因楚平王发动政变而窘迫殒命。

白公胜与伍子胥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是人们熟知的故事。楚平王将太子熊建待娶夫人强纳为妃,又将太子发配到城父(今亳州谯城区城父镇)戍守,还准备将熊建赐死。熊建在楚国无法立足,被迫携家人流亡宋国,熊建的老师伍奢与长子伍尚被害,次子伍员(即伍子胥)逃至宋国追随熊建。宋国内乱,熊建又逃亡郑国,因参与郑国内乱被杀,伍子胥只得带着熊建之子熊胜逃亡吴国。从郑国到吴国必经楚国,楚国正在追逃,边境昭关(今含山昭关镇)守卫严密,盘查严格,俩人走散。伍子胥一时无法过关,急火攻心,一夜就急白了头发,这就是歇后语“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的诞生过程。

在友人帮助下,熊胜与伍子胥陆续逃到吴国,熊胜的祖母、也就是太子熊建的生母则居住楚国居巢。后来伍子胥在吴国为将,率领吴、蔡联军,五战亡郢,使楚国遭受灭顶之灾。熊胜在吴国定居长达30年,其间曾鼓动吴王出兵居巢,将祖母从居巢接到吴国团聚。

居巢就是白县的前身,位于今寿县刘岗镇三义村。因为春秋居巢(巢)的地望向有争议,现谨以《春秋列国地理图志》(文物出版社)所述引证作为综合:“巢既为群舒之国,则其地域应近于六安附近。且杜预注亦指出其在六县之东。黄胜璋曾引用民国出土之汉居巢刘君冢在寿县三义集,以证其地为春秋时居巢之地,并称巢国与居巢实为一地。后来《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图组采用了他的观点,将巢与居巢视为一地,地在今寿县东南,六安市东北。”

《中国历史地图集》“楚吴越”图中有两个“巢”,另一个“巢”标在桐城市菜子湖西侧。而战国“楚越”图中,寿县南的居巢犹在,菜子湖西的巢已不存。

白县地望争议

解决了居巢争议,又产生了白县的地望争议。据《史记·楚世家》,楚惠王二年(前487年),“(楚令尹)子西召故平王太子建之子胜于吴,以为巢大夫,号曰‘白公’”。意即将熊胜召至巢地任大夫,担任白县的最高军政长官。

熊胜成为白公,还得从蔡国迁都州来说起。蔡国原来一直与楚国结盟,后来蔡昭侯因受到楚令尹囊瓦的刁难欺辱,愤而背楚亲吴,与吴国联合攻占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纪南古城),楚国几乎亡国。在秦国帮助下,楚昭王复国,于是对蔡国进行疯狂报复,吴王夫差协助蔡国将都城由河南新蔡迁都州来,改名下蔡,故地即今寿县战国寿春城遗址,时间为公元前493年。

蔡国迁都州来之后,楚国立即采取了系列反制措施。一是攻灭蔡国盟友,占据今寿县东部及长丰县一带的夷虎,“乃谋北方”,监视蔡国;二是将没有随迁州来的蔡国遗民统统押送负函(今河南信阳),以便就近控制;三是将熊胜请回国,担任白县长官,利用他在吴国生活30年所建立的人脉,保证这一带地区的边境和平,同时对蔡国发挥震慑作用。

关于白县所在,《左传》杜预注和《水经·淮水注》认为在今河南淮滨县西;《史记·伍子胥传》认为是“楚之边邑鄢”,即今河南漯河市东。杨宽反驳说,《左传》说令尹子西将熊胜“召之使处吴境,为白公”,而淮滨之“白邑”与漯河之“鄢邑”均与郑国相邻,并非楚、吴边境。他在《楚国白公胜所在县邑考》中描述了熊胜及其家人的行程轨迹后认为,白县所在即“西周以来巢国旧都,在今安徽省寿县南”,《左传》明言以熊胜“为巢大夫,号为白公”。

熊胜为白公(巢大夫)时,蔡国迁都州来已经6年,说明蔡国实际控制地域狭小,还未及寿县南部。

白公胜之乱

白公胜任白县县公8年,也尽心尽责地为楚国守边8年。但他心中一个疙瘩始终没有解开,就是其父熊建在郑国被杀问题。熊建逃亡郑国,郑定公对他以礼相待,但熊建竟利用人家对他的信任,与晋人策划袭击郑国,结果被郑人察觉,郑定公一怒之下,乃将熊建诛杀,于是熊胜随伍子胥逃亡吴国。

本来咎在其父,但白公胜一直怪罪郑国,屡次向令尹子西请求出兵攻郑,为父报仇。当时楚惠王即位未几,子西只得安抚说:“楚国一切政事还没纳入正常轨道,为你父亲报仇的事我不会忘记的。”过了不久,白公胜再次请求攻郑,子西被盯得不耐烦,只得勉强同意,但却迟迟没有行动。

楚惠王八年(前481年),晋国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告急,楚惠王派子西率军救援郑国。子西救郑成功后,便与郑国结盟,并在接受郑国谢礼之后凯旋归国。白公胜闻讯,更是愤怒,于是将令尹子西视为仇人,准备发动叛乱。

楚惠王十年(前479年),吴军进攻两国边境地区,白公胜在慎(今颍上县西北江口镇)地击败吴军,请求不解除武装就去郢都奉献战利品,得到楚惠王同意。七月,白公胜军队进入郢都,随即发动武装叛乱,杀害令尹子西,并将楚惠王劫持,自立为王,史称“白公之乱”。

一个月后,叶公沈诸梁(成语“叶公好龙”的主人公)率方城之外军队勤王,白公胜兵败,自缢而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白公没有了,白县似乎也就不存在了。从白县的兴废过程来看,白县的初始设置距今至少已有2550年,比传统的秦置各县要早350年左右。

(周 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