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社会救助“全省首个政策包”上线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社会救助“全省首个政策包”上线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3/7 9:53:1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民生服务减负增效

(记者 孙鸿)日前,市民政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医保局等12家单位,创新推出《2025年度淮南市社会救助惠民政策清单》,成为安徽省首个系统整合多部门救助政策的综合性服务指南。该清单涵盖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医疗救助等多项救助政策,首次实现民生保障“一单集成、精准直达”,标志着社会救助体系从分散管理向集成服务转型。

政策清单以动态调整机制为核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至每月784元(城市)和755元(农村),特困人员年基本生活保障最高达13800元(寿县城市特困人员为12840元),农村特困人员年保障标准为11778元。临时救助按急难型、支出型分类施策,救助金额最高可按低保月标准24倍发放。医疗救助对特困人员实行“零起付、80%比例报销”,年度限额5万元,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也被纳入专项救助范围,凭认定身份可享受公租房、医疗救助等14项延伸帮扶。

民生服务“减负包”覆盖全周期。困难群众每月可减免15度电、4立方天然气及3吨水费,户均年减负超数百元;殡葬救助实现市、县差异化覆盖,市辖区最高减免1190元(含接运、火化等费用);自然灾害民生保险覆盖寿县等5个行蓄洪区,其中困难群众由政府全额代缴保费。特殊群体保障同步升级,散居孤儿月补助1300元,集中供养提至1700元;残疾人“两项补贴”统一提标至94元/月。

就业帮扶与乡村振兴深度衔接。脱贫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每日补助50元,创业者最高可获50万元贴息贷款;“雨露计划”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每年3000元教育补助,到户产业补贴由各县区“因地制宜”制定。同步建立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当城镇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SCPI)同比涨幅超临界值时,低保对象等群体每人每月至少获30元补贴。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清单将通过社区宣讲、政务平台智能推送等方式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确保救助政策“看得懂、用得上、办得快”。此次全省首创的集成化清单,为构建分层分类、智慧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提供了“淮南样本”。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