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浪潮中的烟火人生与人性之歌
——读叶兆言的《璩家花园》
叶兆言,这位在当代文坛熠熠生辉的作家,四十余载笔耕不辍,佳作频出。《璩家花园》作为其长篇小说的扛鼎之作,宛如一部宏大的史诗,以南京城南的一座老宅院为舞台,徐徐拉开了两个家庭、三代人长达七十余载的人生大幕,书写出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平民史诗。
小说从1954年的璩家花园开篇,彼时这座曾经煊赫一时的宅院,已在战乱的洗礼下繁华不再,宛如一位迟暮的老人,静静地见证着世间的沧桑变迁。在这里,各色人物轮番登场,他们的命运相互交织,共同奏响了一曲时代的乐章。
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跃然纸上。璩天井,这个如“阿甘”一般的质朴青年,是全书的灵魂人物之一。他出生于1954年,一生都在工厂里默默做着钳工,每一步都似乎踏错了时代的节拍。他自幼失去母亲,被送往远方寄养,在成长的道路上饱受欺凌,但他的内心始终保持着善良与纯真,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他对阿四的爱情,坚如磐石,从默默暗恋到携手一生,无论生活给予他们多少磨难,这份感情始终如初。婚前,他默默守护,不求回报;阿四入狱的十年间,他风雨无阻地探望,从未有过一丝动摇;阿四出狱前,他兴致勃勃地改造老宅,满心欢喜地迎接妻子归来。这份至真至纯的情感,在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读者的心田。
李择佳,一位美丽而坚强的女性,从富家夫人到工人,再到独自抚养五个女儿的单亲母亲,她的人生经历了巨大的落差。然而,她始终坚韧不拔,将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她与璩民有之间的感情纠葛,从恋人到儿女亲家,充满了曲折与无奈。在临终前,璩民有握住她的手,那一刻,所有的恩怨情仇都烟消云散,只剩下人性的温暖与宽容,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叶兆言巧妙地将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融入这些小人物的生活之中。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对外开放、出国潮、下海经商、国企改革……这些看似遥远的历史名词,在书中化作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璩天井的邻居下海经商,开了一家小餐馆,生意红火,这让天井也心动不已,但最终在父亲的劝阻下放弃了这个想法。这个小小的情节,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新事物的向往和对未知的恐惧,也反映出家庭观念对个人选择的影响。
小说的叙事风格独具特色,叶兆言以其细腻而平实的笔触,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他没有刻意渲染冲突和情感,而是用一种隐忍克制的笔法,让读者在平淡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厚重。在描写人物心理时,他常常运用重复的手法,如“当时不可能考虑到有什么后果,顾不上有什么后果,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一个最简单的念头,那就是赶快跑,赶快逃之夭夭”,生动地展现出人物内心的慌乱与恐惧。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也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在篇章结构上,《璩家花园》也别具匠心。前六章对应共和国前三十年历史,时间线在70年代;后六章对应共和国后四十年历史,时间线性向前推进。这种安排既符合作者自身的记忆线索,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历,自由选择章节开始阅读,然后再逐步探索前后的故事。
《璩家花园》是一部时代的记录,一曲人性的赞歌。叶兆言通过对小人物命运的刻画,展现了时代变迁对普通人生活的深刻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美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这部作品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回首历史的同时,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正如叶兆言所说:“这部小说中有太多我的记忆。很显然,我正在和自己及同代人对话。”而我们,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了与自己、与时代对话的契机。
(聂 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