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鸿)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市医保局在推动医保、医疗、医药(简称“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促进了医药机构的高质量发展,还有效减轻了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作为全国首批DIP(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市医保局高标准实施了DIP支付方式改革。自2020年10月启动以来,该改革已提前实现全市符合条件医疗机构的DIP付费全覆盖。数据显示,CMI值年平均增长2.02%,平均住院日年平均下降6.73%,住院次均费用年平均下降6.56%。这一改革不仅促进了分级诊疗,还实现了医疗机构降本增效与减轻参保群众就医负担的双重目标。同时,医保部门与医疗机构建立的谈判协商机制,为改革的平稳推进营造了和谐氛围。我市的DIP付费模式因其显著成效,已被确立为安徽省DIP支付改革示范市及国家医保研究院科研基地。
在医药服务及价格管理方面,市医保局积极参与国家、省、联盟组织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工作,年均节约医保基金和患者支出约1.22亿元。同时,通过实行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累计调整医疗服务项目1377项,提高了医疗技术服务的价格,优化了医疗机构的收入结构。此外,医保局还严格实施了基本医保目录管理,调出不合理药品411种,新增835种国家谈判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极大丰富了医保“药箱子”。
为了优化医保经办服务,市医保局不断提升基金结算清算效率,并在全省首家实现了与医院的即时结算目标。目前,已有8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了即时结算业务,即时拨付金额达341.76万元。同时,推行医保服务协议线上签订和线上对账系统,极大便利了医药机构,提高了签约和对账效率。
在加强基金监管方面,市医保局建立了健全的基金监管体系,形成了30余项制度和机制。通过与多部门的协调联动,实施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日常稽核和抽查复查等多元化监管方式,严厉打击医保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建局以来,已累计查处违规定点医药机构2391家次,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