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提高果品品质 促进种植户增收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提高果品品质 促进种植户增收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8 8:51:2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草莓+羊肚菌”轮作技术的应用
提高果品品质 促进种植户增收


图为:戚燕(左)正在接受市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指导。

草莓被誉为“水果皇后”,正是当下时令果品,极受人们喜爱,市场销售广阔。田家庵区曹庵镇有着“中国草莓第一镇”的美名,草莓种植广泛,如今,市农科院积极在当地推广“草莓+羊肚菌”轮作技术,解决了草莓“重茬”难题,提升草莓品质,更能保障种植户的经济利益。

1月上旬,在位于曹庵的安徽省润绿生态农业的草莓种植基地里,公司负责人戚燕正在接受市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指导。这是草莓新品种试验田,在市农科院帮助下新引种的草莓已开花结果,陆续成熟,不仅有红草莓,还有“粉玉”等白草莓,看着煞是惹人喜爱。而旁边不远处遮盖严实的大棚里,原来也是草莓种植棚,如今已播种了羊肚菌,揭开黑色的地膜,可见羊肚菌正在生长菌丝,土地上冒出白绒绒的一片。不久后,这里就将长出羊肚菌,成为种植户增收的又一新途径。

从2023年开始,市农科院便在这块基地里试验种植羊肚菌,以轮作克服草莓种植“重茬”难题,当年试验了5亩地,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在2024年,市农科院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班,戚燕成为了培训班学员。在培训班里,省农科院专家进行了食用菌种植专场培训,戚燕感悟很深,她积极工作,努力学习,在培训班结业时,成为了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班的优秀学员,更增强了应用“草莓+羊肚菌”轮作种植技术的信心。于是,当种植季来临时,她又扩大羊肚菌轮作种植面积,目前已达到10亩。戚燕表示,以后还将不断扩大羊肚菌轮作种植面积,与草莓种植面积达到适当的平衡。

据介绍,“重茬”是一些农作物种植的固有难题,是因为种植过程中病菌在土壤中不断积累造成的,带来的是农作物大量减产、品质下降。草莓种植中,要克服“重茬”,会采取换地或“闷棚”等措施,以减少土传病害。但草莓种植要采用日光大棚,换地要重新搭架,费时费力费钱,“闷棚”会减少土地利用率。一些种植区也会轮作玉米等作物,但效益明显降低。而羊肚菌种植经济效益高,市场走俏,亩产收入目前还超过了草莓种植,是当前理想的轮作品种。

据了解,在润绿生态农业的项目中,草莓种植是基本盘,其他有甜瓜、辣椒等果蔬种植,目前还加入了食用菌种植。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润绿农业在自身良性的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不断为合作社社员及用工带来增收,还对曹庵镇112户脱贫户进行产业扶贫,帮助脱贫户增收致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4年四季度,在淮南市巾帼创业创新大赛中,戚燕所在的润绿农业以“草莓+羊肚菌”轮作种植技术获得大赛一等奖。戚燕说,这种轮作种植技术模式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羊肚菌种植过程中不用农药、化肥及除草剂,营养补充利用的营养袋主要是以小麦发酵形成的,这也为基地的绿色、无公害种植打下良好基础,能够向市场供应更加健康美味的果蔬产品。

(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