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严)养老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12月27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1-11月,共为11.82万名老人发放高龄津贴4171.987万元,为3.4万名低保老人发放补贴2275.18万元。
据介绍,我市坚持民生兜底,着力构建帮扶精准、关爱暖心的保障体系。以大数据为抓手,通过整合公安、殡葬等多个部门数据,搭建高龄津贴信息化平台,探索推进高龄津贴“免审即享”;通过线上线下核查相结合,发放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
针对不同情况失能老年人,我市通过“六个一批”(即:兜底保障帮扶一批、集中托养帮扶一批、社区居家服务帮扶一批、探访关爱服务帮扶一批、家庭适老化改造帮扶一批、健康服务帮扶一批)帮扶方式进行精准帮扶。各县区根据老年人能力评估及家庭居住环境评估情况,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今年共完成2639户。
我市目前已搭建由部门(单位)、社工机构、邻里、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村干部)组成的五级社会支持网络,组织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视走访和“幸福敲门”助老服务行动,月均探视、关爱、服务老年人已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