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淮楚文化”再来讲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淮楚文化”再来讲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11/28 9:37:4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9月底,《“淮楚文化”我来讲》一文在“淮楚文化”专刊第六期见报以来,我一直在考虑这篇“再来讲”具体写点什么,但苦于一直忙于筹备首届安徽楚文化论坛的会务,迟迟没有下笔。11月23日,首届安徽楚文化论坛如期开幕,来自全国160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楚文化相关人员齐聚在景色秀美、层林尽染的舜耕山下,从领导的精彩致辞、6位专家的主旨演讲、10位学者的论文分享、实地考察交流中受到启示,我深感淮南不仅是楚文化研究的诞生地,而且更是楚文化历史遗存积淀地、楚文化历史遗产传承地和楚文化历史资源转化地。事实证明,淮南在打造“淮楚文化”品牌、构建“淮楚文化”学科上成功地走出了第一步。

淮南是楚文化研究的诞生地。我们把时光回溯到1923年,寿县李三孤堆(现属谢家集区杨公镇双庙村,当地也称离散孤堆),当地农民在耕作过程中,零星发现有铜镜、车马饰具等一些青铜器。这些源自故楚地下的文物很快被瑞典工程师加尔白克买去,现藏于瑞典皇家博物馆中。1933年,当地豪绅以庄稼歉收,农民要活命为由对李三孤堆进行有组织大规模盗掘,挖出以青铜器为主的4000件文物,最后流散世界各地。1938年,桂系军阀李品仙动用工兵连对李三孤堆进行了一次更为彻底的盗挖,核心棺椁等所剩文物终究没能躲过一劫。李三孤堆的连续被盗,引起了当时国内考古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以郭沫若、向达、刘节、徐中舒等著名学者和考古专家为代表,纷纷对李三孤堆出土文物展开研究,撰写了一批考据和研究文章,让人们真正从出土的实物层面开始认识楚文化的面貌,由此揭开了楚文化研究序幕。因此讲淮南是楚文化研究诞生地是被国内考古界和学术界所公认的。

淮南是楚文化历史遗存的积淀地。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熊完迁都于寿春,历经幽王熊悍、哀王熊犹、末代楚王负刍四代,苦苦经营18年,于公元前223年被秦国大将王翦攻破郢都寿春,楚国宣告灭亡。八百年楚国在此收官,走过了最后的时光,如同一抹晚霞,绚丽了历史的天空。楚国在淮南地区定都18年,但楚国在淮南地区的经营远不止18年。早在公元前597-公元前591年,楚庄王派令尹孙叔敖修筑芍陂(今安丰塘),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生产面貌,使沼泽地变成良田。安丰塘到现在仍能灌溉数十万亩良田,是楚文化在淮南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址之一,堪称中国水利的“活化石”。1957年在寿县城南邱家花园出土的“鄂君启节”是我国符节中文字发现最多的实物,是探究楚国疆域、交通、商业、关税制度等经济政治状况的重要物证。还有境内出土的郢爰金币等文物,在整个楚文化历史遗存中都是堪称“顶流”的存在。而武王墩的惊世发现,更让我们第一次见到了楚国王级墓葬的规制,填补了认知上的空白。由此,也使我们进一步联想到春申君黄歇墓为代表的一大批现存的楚国贵族墓葬。这么多丰富的历史遗存不但是楚文化的具体反映,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实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实物与文献的相结合,给淮南楚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厚实的学术基础。此外,楚文化与淮南本土淮夷文化的结合所形成的诸多文化元素,亦是研究楚文化尤需关注的重要组成。因此讲淮南是楚文化历史遗存的重要积淀地,可谓名副其实。

淮南是楚文化历史遗产的传承地。2022年5月正式开馆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今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楚遗物、文物、文献丰富,是安徽楚文化最精彩的集合体和汇聚地,馆藏文物以立国江汉、东进江淮、徙都寿春、楚韵悠长等四个单元陈列楚文化,并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增强楚文化宣传普及的灵动性、实效性,做到古为今用,促进历史文化传承发展。楚文化是淮南地区的显性文化遗存,寿县作为楚国的最后一个都城,积淀了深厚的楚文化底蕴,寿县楚文化的灿烂辉煌为系统的楚文化研究开阔了视野、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实证、拓展了思路。2024年4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淮南召开“考古中国”重要进展工作会议,通报武王墩楚墓考古发掘最新进展,指出武王墩楚墓是目前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最高等级墓葬。为做好武王墩楚墓的考古发掘与出土文物保护工作,淮南市于2020年3月开展了武王墩楚墓发掘配套工程项目建设,完成了武王墩楚墓发掘现场保护实验室、标本室等建筑用房和配套设施,并编制了《武王墩保护管理规划》《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规划面积5600余亩。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启动,预计将于2029年完成建设。如今在淮南提起武王墩楚墓、提起楚文化无人不翘起大拇指点赞,无人脸上不露出引以为荣的欢悦之情,楚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传承、发掘利用在淮南已深入人心。

淮南是楚文化历史资源的转化地。武王墩楚墓的科学考古发掘带动了寿州古城的火爆“出圈”。中国旅游协会联合新京报推出《2024中国“宝藏小城”旅游报告》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小长假最热门的50个“宝藏小城”,淮南市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市级城市。今年前三季度,淮南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420.27万人次,同比增长7.4%;旅游消费178亿元,同比增长14.5%,由此可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淮南正在依托武王墩、八公山周边、寿县古城等热门“IP”,围绕淮南最绚烂、最宝贵和最值得挖掘的楚汉文化,集中优势资源,系统谋划布局,在原有古城·名山旅游主线的基础上,全力打造楚汉文化旅游核心区,并以此为重要抓手,推动建设旅游强市和文化强市。为打好“淮楚文化”品牌,市文旅部门还专门邀请知名人士、企业拍摄淮南豆腐宴制作技艺、牛肉汤、楚博等文旅宣传推广视频。积极探索智能技术在城市文旅发展中的广泛应用,推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AI遇上中国画”。目前,以武王墩考古为主题的“楚王的秘密宝藏”“穿过历史找到你——武王墩楚墓探秘”等系列品牌栏目正在央视热播。借助以上各种方式的宣传介绍,淮南进一步掀起了楚文化热潮。文化向文旅转化的前景广阔、路径清晰,值得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旅规划发展的不断推进,寿州古城国家5A级景区打造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淮南文旅产业必将迎来楚风浓郁、精彩纷呈的新局面。

(杨道文)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