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老物件”里看变迁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老物件”里看变迁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10/10 8:21:4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付莉荣 摄影报道)“这不是我们上中学的时候使用的复读机吗?”“这种牙膏和雪花膏是我爸妈小时候用过的!”国庆期间,首届“淮河岁月——逝去的记忆”老物件展在田家庵区淮滨街道淮河路社区举行,一批市民在展览中看到了年少记忆中的物品,仿佛穿越历史岁月,顿时感慨万千。

淮河路社区党委书记蔡媛媛介绍,此次活动由社区党委、人大工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办,以别样的方式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希望通过一系列老物件的展示,找寻时代记忆,进一步挖掘淮河文化。

展览现场的墙上挂着几幅宣传画,写着“乘坐时光机”“老物件述说时代变迁”等字样。主要收藏者张华君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此次展出的藏品有200多件,共分为“从传呼机到手机”“我们的甜蜜日子”等七个部分,不仅有家用电器、通讯工具,还有很多百姓生活用品和学生文具、儿童玩具等。其中“年龄最大”的是一台1940年德国生产的录音机,张华君辗转多次才收藏而来。“还有这部收音机,是我七八岁的时候使用的,到现在都已经50多年了。”张华君表示,它们见证了岁月,也承载了人们的情感。

田区十五小的学生黄启程参观展览后,最感兴趣的是一个老式陀螺,当知道是爸爸妈妈小时候流行的玩具时,他更加爱不释手:“很神奇的感觉,仿佛看到了他们的童年。”

蔡媛媛表示,这场老物件展将持续向广大居民展出,后期还会向更多群众征集各种老物件,不断充实藏品,将展览的规模扩大。“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