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27日《江淮日报》刊登的“淮南煤矿解放”的报道。
1949年1月18日,淮南宣告和平解放,煤矿、电厂、铁路等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这一天,标志着淮南这片古老土地上旧制度的消亡,标志着淮南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淮南新四军研究会,听一些老同志讲述了这一段往事。
解放前没有淮南市,现在的淮南市区当时大多数归凤台县管辖。当时的淮南矿区仅有九龙岗、大通和田家庵三镇,隶属怀远县特别区管辖。淮南矿区地理位置接近江(苏)浙(江),煤炭供应津浦、京沪铁路及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在政治、经济、军事、交通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淮南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早在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一部分凤台籍青年学生在上海等地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革命的火种在淮南大地上燎原。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科学分析了战争形势,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国民党统治区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摇摇欲坠,长江以北国民党部队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在逃跑前拼命抓丁、抢劫和破坏。1月16日,国民党军队逃跑之际炸毁了蚌埠淮河大桥。紧接着,国民党军队将装有30吨炸药的列车开到淮南大通火车站,声称奉命炸毁淮南煤矿和电厂。形势十分危急!铁路局副局长兼矿路警察总所所长胡卫中、煤矿局副局长胡师童、大通矿矿长张光正等人紧急商议,一方面去请地方绅士倪荣仙、程华亭等人向爆破部队司令请愿;另一方面由张光正组织职工和护矿队,保护矿井,防止国民党军队安装炸药破坏煤矿;胡卫中、胡师童负责找刘汝明部团长刘铁军,请他从中斡旋,请爆破部队司令和团长等人吃顿丰盛的酒席,并答应送给爆破部队司令700吨煤炭和大量金元券,煤炭送到浦口交货。同时,张光正组织护矿队和工人群众,严守矿场各要害部门和交通要道。人多势众,铜墙铁壁。爆破部队迫于当时形势的压力,又得到大量好处,没敢动手,撤离了淮南。国民党军妄图炸毁淮南煤矿和电厂的阴谋未能得逞。
1949年1月17日,驻在怀远县常家坟一带进行休整的豫皖苏军区六分区十二团部队,听到蚌埠铁桥爆炸的消息后,团领导担心淮南煤矿也遭破坏,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果断决定向淮南矿区采取军事行动。当日下午四五点钟,先头部队进抵淮河北岸,向洛河发射两炮,国民党军队仓皇溃逃。在当地群众协助下,全团渡过淮河到达洛河街。团部研究决定,以主力围攻田家庵,另以两个连攻打大通,警戒九龙岗可能来援之敌。然后,部队兵分两路向田家庵和大通进军。一路部队经过零星战斗,迅速占领田家庵火车站和铁路总机,并包围了电厂。解放军担心电厂被破坏,只是围而不攻,仅对天鸣枪喊话。另一路部队向南攻打大通矿,因部队行动仓促,事先未与地下党及护矿组织联系,又时值深夜,情况不明,在大通矿外与护矿队误会交火。解放军因怕毁坏煤矿也主动撤向田家庵。这时矿区地下党支部书记方刚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并通过电话指示电厂的地下党员龙涌出面查明情况,龙涌和陈传鼎与部队取得了联系,解除了一场误会。
1949年1月18日上午,十二团团长蒋翰卿、政委霍大儒在田家庵与方刚、胡卫中、胡师童、张光正、倪荣仙、张莹清等人见面。同时,宣布成立以霍大儒为主任,以胡卫中、胡师童、王钊、蒋翰卿为委员的临时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以蒋翰卿为司令员的临时警备司令部。
下午4时,霍大儒、蒋翰卿一行赶至九龙岗,在北门外的大足球场召开群众大会。主席台上挂着毛主席像。大会盛况空前,参加会议的除职工、家属和市民外,许多矿警也在其中。霍大儒宣告:“淮南矿区解放了!”台下一片欢呼声。接着,霍大儒讲了国内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讲了党的方针政策,宣布矿路局人员原职原薪不动,要求他们各安职守,号召保卫好矿区。同时,对警察总所全体干警全部留用,命令他们负责矿区治安。霍大儒看见矿警的帽子上仍是青天白日帽徽之后说:“那个帽花是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不应该再要了。”听到这话,所有在场的矿警都把帽花撕下,扔在地上,踩在脚下。
1949年2月27日《江淮日报》写道:1949年1月18日拂晓,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开进矿区,整个淮南煤矿一片欢腾,人民的矿山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从此,淮南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永远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社会主人翁的姿态,迈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
(记者 李钧 李严 尚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