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鸿)9月3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公布了对皖北六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的综合评价结果,并依据此结果下达了2024年“以奖代补”资金计划。我市在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中表现突出,荣获资金额度首位,占据了全省总额的50%,这标志着我市在生态修复、民生改善及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面对采煤沉陷区范围广、影响深的挑战,我市积极响应,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搬迁安置方面,针对采煤沉陷区点多面广、影响人口众多的实际情况,我市灵活运用集中安置、就近安置、货币安置等多种模式,确保群众得到妥善安置。今年以来,我市已成功安置群众5750人,完成了年度目标的77%,有效保障了受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
在生态修复领域,我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原则,高标准推进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稳沉区治理修复项目3个,另有6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其中,西部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一期——春申湖公园,已建成并向公众开放,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成为了我市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的一个典范。今年,我市已治理沉陷区面积达到13652亩,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的141%,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此外,我市还积极探索沉陷区水面的综合利用途径,推动新能源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通过利用沉陷区水面建设新能源电站,我市已有效利用水面约2.3万亩,成功建成了一批水面漂浮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达到71万千瓦。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全市的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还促进了沉陷区水面的合理利用。同时,我市还创新性地尝试了“渔稻共生”模式,在沉陷区水面种植水稻项目取得试点成功,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