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是序幕 更是华章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是序幕 更是华章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8/29 10:14:5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是序幕 更是华章
——漫谈武王墩IP的打造与文旅植入

“每当夕阳西沉的时候,我总是在这里盼望着你”。英雄末路与美人迟暮,在历史的星空中都是昙花一现。羽化、涅槃和嬗变,无论二千年还是二十年,都有意外的惊喜与艳羡。

武王墩的横空出世,把“吴头楚尾”的历史故事,再一次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述说,为淮南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缔造了一个契机。武王墩不是一个土丘、一个大墓,它是淮南乃至安徽历史文化的符号,它是释放淮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的流量密码。

如何把武王墩的流量密码变现为淮南人民的精神财富?如何沿着荆楚文化向淮楚文化延展,在东渐南进浸润江淮中,探寻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规律?如何找准武王墩在中国历史和文物考古中的定位和坐标,打造一个全新的武王墩IP,推动她的国际传播?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淮南面对的重大历史际遇。

2017年,淮南市申报创建“中国成语典故之城”获得成功,2018年4月19日,市政府印发相关规划通知。2024年4月1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最新进展,披露武王墩发掘填补了楚墓王陵的空白。日前,考古队领队在省直机关的讲座中透露,出土文物已逾万件。无论成语典故之城的创建还是武王墩考古重大发现,看似关联度不高的两个事件,其实都是为淮南转型发展缔结了新的机缘。武王墩为中国考古界提供了一次现代意义的科学大练兵,锻炼了人才队伍,多学科介入到发掘和文物提取、保护各个环节。媒体关注度也远远超过了江西海昏侯墓、四川张献忠沉银、曹操安阳高陵等重大考古活动。在比肩秦始皇兵马俑、三星堆的同时,世人瞩目武王墩背后的商机,创建和打造武王墩IP, 加强淮楚文化研究,塑造城市品牌,成为当务之急。

依据淮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文化旅游规划,围绕武王墩的考古发现和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创建武王墩+旅游品牌体系,推出“十个一”工程:适时征集并推出一个淮南旅游主题宣传口号,编织武王墩旅游宣传口号谱系;适时拍摄一部战国晚期楚国历史的微电影;适时创作一首与淮南历史文化相关主题曲;适时创作一部春申君黄歇相关的舞台剧;适时编辑一套与寿春古城相关的系列丛书;适时策划一系列春申里与考古遗址公园运营的节庆活动;适时推出一位淮南城市形象或旅游宣传大使;适时举办一次淮南成语典故大赛;适时塑造一个武王墩吉祥物;适时创造一套淮南旅游宣传画;适时推出一套CI、VI系统。在高速、高铁出入口、沿线以及城区推出武王墩户外广告,从视觉和听觉强化淮南的城市形象,通过代表武王墩品牌形象的LOGO、宣传海报、液晶屏、高校展板、电梯宣传片、酒店宣传册、公交卡等,展现武王墩以及淮南旅游的魅力。

“吴头楚尾”的历史经纬和风俗民情,诠释了安徽,也诠释了淮南。武王墩的惊艳面世,极大地丰富了淮南的文化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极具号召力的重量级IP。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催生下,寿州古城申创国家5A级景区正在冲刺阶段,八公山文化历史资源正在与旅游产业深度结合,焦岗湖文化旅游景区产业形态正在进一步拓展提质。淮南已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充分激活,亟须一个号召力更大的IP。当此之时,武王墩这一重量级砝码的惊世呈现,通过整合寿县古城、八公山、焦岗湖文化历史资源,由单纯的文物考古IP,延伸至休闲度假康养IP,扩展至新业态新经济新质生产力复合IP。科学制定传播策略,利用好人工智能主导的融媒体科技,通过网络终端、社交媒体、旅游推介、品牌提升等,充分整合历史人文、乡愁情怀、自然山水等要素,植入“数字建模”“VR+旅游”“元宇宙+旅游”“AI+旅游”等数字虚拟及智能技术延展。着力发掘武王墩背后的战国故事、成语典故、名人轶事,推动武王墩IP的国际传播,使遗址公园演变为安徽文化旅游、考古体验独一无二的地标。

旅游文化是当代社会所形成的以观光、体验、休闲、娱乐为特征的文化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普遍生活形态,进而形成文化旅游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对文旅产业的认知尚需要进一步深化。事实上,旅游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而是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业是难以为继的。

旅游产业之所以成为发展活力盛的产业,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中国社会全面步入小康之后,不仅社会消费能力整体提升,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步提升,旅游由过去少数人参与的“奢侈品”转而成为社会大众的基本需求。其次,交通设施的完善,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出行方式,即使远行千里万里,可选择的方式也不再单一。过去长时间跋涉在车站、码头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其三,民众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使得大家对历史文化和山水文化都有新的认知,人们更多地从历史文化中丰富自己,从山水文化中释放日常紧张生活所带来的压力,通过出行清空思想负担,提振精气神。所以旅游成为现代人类的消费方式,进而滥殇为新兴产业。随着旅游消费者文化素质和品位的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需求也随着增长,文化体验和符号消费的性质越发鲜明地表现出来。

随着文旅产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文化与旅游相互促进的正向联动效应。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不同地域之间认知隔膜的消除,直接影响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文化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形式。从本质上说,文化的存在感是客观的,既定的,未必需要通过消费传播增加其本身的价值与影响。但现代社会生活中,如果有一条为普罗大众所喜爱、能参与的传播方式,可以加速文化特别是地域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经济全域化,经济全球化很大程度上又需要文化旅游的深度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文化功能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之一。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是现代社会消费文化发展所呈现出的一种现象。随着人们出行的常态化,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目的地正在迅速扩大,一些非传统旅游目的地,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宣传促销,以吸引大众眼球。这一经济发展推介方式获得成功的同时,使人们意识到了文化作为资源的特殊意义,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契机出现了。比如,安徽的黄山、中国的黄山、世界的黄山——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徽文化走出地域,走进大众,走出国门,旅游促进了徽文化成为显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徽州的生活习俗、建筑语言、宗教(包括祭祀)活动、商业文明等,在旅游业的旺盛发展过程中,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得以知晓和理解。由此可以看出,旅游传播具有普通传媒难以企及的效果,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不争的事实。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运维方面,今年上半年对外开放的安阳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三星堆新馆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可行的模板。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将文化贯穿于游、购、娱、吃、住、行的旅游活动中,可以把文化个性的张扬充分发挥出来。这种张扬是伴随着游客探寻未知的兴趣来实现的,是潜移默化的。正是文化的参与,让游客在愉快的行程中不断获取历史文化信息,加深精神体验,提高旅游品质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地域的印象,实现文化与旅游内涵的高度统一。用独特的文化魅力诠释旅游,才能使旅游更有吸引力。

是序幕,更是华章。我们惊喜地看到,淮南文化旅游正在乘势而上,武王墩IP的打造与传播,已经迈出可贵的一步。在武王墩考古和寿春城创建5A的加持下,淮南必将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山水园林城、人文旅游城。(岳葆春 姚尚书 王家运)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