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法制新闻 > 法院+村委 合力促案结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法院+村委 合力促案结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8/1 11:21:3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廖凌云 通讯员 连星星)基层自治组织熟知地理和人情风俗,在化解矛盾纠纷中具有巨大优势。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田家庵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在处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与滁州市定远县某村村民委员会通力协作,完成了入户送达和案件调解工作,最终该案被告主动履行全部案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据悉,原告王某与被告张某经朋友介绍认识,2023年5月,张某通过微信向王某借款并承诺一周内偿还,但到期后张某以种种理由推脱,拒不还款,更是将王某微信、电话拉黑。王某多次催要未果,遂诉至法院。因王某对张某的身份信息并不了解,只知道其姓名、电话和大概住址,立案后张某又拒收诉讼材料,玩起了“消失”,案件陷入僵局。

法院干警前往王某提供的地址,寻找张某下落。经多方打听,最终找到张某所在的村委会。从村委会了解到张某的身份信息、居住地址、家庭成员和经济情况后,干警顺势邀请村委会成员一同上门调解。

面对张某的百般推脱和逃避,法官从证据、诉讼成本、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执行风险角度进行充分释明,使张某认清现实,明白不履行法院裁判的严重后果;村委会成员则从诚信社会建设、传统美德弘扬方面出发,配合法院督促当事人及时化解纠纷。最终,在情与理的洗礼下,张某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妥,向法院人员致歉并当场履行全部案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