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停水缺水”成为记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停水缺水”成为记忆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1/22 9:26:0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探访⑥

 “停水?都快记不得了。”近日,淮南市凤台县尚塘镇尚塘村村民马登保告诉记者,过去几乎每户院里都有压水井,自从前两年水厂扩建,水压正常后,供水一直很稳定,压水井大多荒废了。

2011年,尚塘镇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尚塘水厂,将饮用水源由地下水替换为地表水,日出水量3000立方米,镇上很多居民家中通了自来水。然而,自来水通得虽早,当地群众却并不满意。

尚塘水厂负责人陈迪科说,全镇有4万多人,当时,水厂日出水量远远不能满足24小时供水需求,只在居民做饭和洗漱前后供水,部分时间停水,居民只能继续使用压水井来满足日常用水需求。有条件的居民用电水泵抽水,又要增加一笔开支。

2015年,政府投入3000余万元对尚塘水厂进行扩建,将日供水量提高到5800立方米。“日常够用了,但就怕逢年过节。”陈迪科告诉记者,遇到长假和春节,外出务工的人回来了,供水压力剧增,只能降低水压供水。

“那个时候,我家有个大水缸,夜里水压大,经常要半夜起来接水储存。”尚塘村村民孙健说,时间久了,水缸里长满青苔,既影响水质,清洗起来也麻烦,“如今,供水终于稳定了!”

2021年,凤台县大力推进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对尚塘水厂再次进行扩建,将日出水量提升至15800立方米,为10余万人输送来自茨淮新河的地表水,彻底解决了供水压力不足问题。

实施引调水工程以来,凤台县建成投用5个规模水厂,形成五大供水分区,覆盖全县17个乡镇、221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农村自来水全覆盖。

凤台全境完成饮用水源替换后,于2023年5月,投资1.15亿元实施农村供水管网提升改造项目。

“要让群众喝到稳定的引调水,既要依托大水源建设大水厂,也要构建大管网,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淮南市水利局副局长王伟告诉记者,凤台县对全县原自建农村单村深井工程配套供水管网、“十四五”前已建成的农饮工程供水管网及配套设施等进行升级改造,铺设供水管网约660公里、入户管线约59.2公里。目前,26.39万名农村居民从中受益。

在凤台往南15公里的淮南市毛集实验区,6万亩焦岗湖烟波浩渺,是外地人眼中的水乡。

“焦岗湖的水不是饮用水源,村里前几年还在吃地下水。”焦岗湖南岸的臧巷村党总支书记臧贤伍说,水乡喝不到好水,一度是广大干群的揪心事。

2022年,毛集实验区依托新建首创水厂,深入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通过管网延伸工程兼并整合16座小型水厂,实现“一区一网”规模化集中式供水工程,形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期工程投资4000余万元,共铺设管网54.2公里,将淮河水送进村民家中。

“好水来了,我们干事创业也有了底气。”臧贤伍告诉记者,由于水质和水压达标,淮南师范学院已与村里合作,建设豆腐乳厂、麻花加工厂,乡村振兴有了新抓手。

《安徽日报》1月21日一版报道

安徽日报记者 武长鹏 柏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