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鸿)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今年以来,市医保局针对基层药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实施了四项有力措施,有效解决了药品配送不及时问题,保障了患者的用药需求。
构建体系,优化配送流程。该局对全市药品配送体系进行了全面优化,规定基层医疗机构每月5号前上报采购计划,由牵头单位统一采购,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逐级领取药品。通过优化配送模式,单个配送企业的年平均配送成本降低了5700余元。这一举措为提高药品配送效率奠定了基础。
统一目录,改变类多量少现状。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品种分散、同功效药品种类繁多的问题,该局明确由牵头单位下发药品目录清单,基层医疗机构按照清单“按单点药”,从而拓宽了基层用药目录。同时,同功效药品种类相对集中,需求量变大,配送企业积极性增强。统一目录后,同类型药品由7.2种减至1-4种,村卫生室用药品种由平均30种增加到80余种。这一改革有效解决了基层药品品种过多过杂的问题,提高了药品的可及性和配送效率。
整合资源,增加配送额度。经过协商整合后,医院配送企业平均减少46%,通过优化配送品类,增加配送业务量,单个配送企业配送品种平均增加3.8种。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基层药品配送企业过多、资源浪费的问题,提高了药品的配送效率。
部门联动,强化采购监管。今年以来,市医保局加强与卫健部门的联动,严禁村卫生室线下采购,对违规采购的将核减零差率人头费和公共卫生经费。通过多部门联合制定政策,加强对乡镇卫生院药采人员、村医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政策知晓度,规范基层药品使用。这一举措有效保障了基层药品采购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项措施实施以来,淮南市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送率由81%提升至96%,有效解决了基层用药难题,实现了药品的有效流通和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