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严)8月2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2022年,全市依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7.9万余元。
据介绍,在2022年“双打”中,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0万余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市场、整治重点区域等5万余家次,监测电商平台(网站)4万余个次,查处相关案件2869起,涉案金额10亿元,12315系统平台共受理群众各类诉求21846件,其中咨询6041件,举报2845件,投诉12960件,投诉按时办结率和举报按时核查率分别达到99%。
2023年,淮南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重点是大力开展重点市场专项治理,将督促市场开办者为入驻市场的各类经营主体建立健全档案,市场监管部门将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查,对商品质量、假冒问题和各类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将通过加强属地监管,开展巡查和各类专项治理,履行主体责任,并把好“入门关”,每年对市场内各企业检查覆盖面不少于60%,两年内要做到全覆盖;将督导经营者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布投诉举报电话,设立消费维权站点,多渠道受理投诉举报,重视诉转案办理;另外,还要发挥好各级“双打办”牵头作用,部署各县区、园区“双打办”每年组织对重点市场的联合经查,结合日常监管、投诉举报处理及执法专项行动,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突破一批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切实打出震慑和声势,坚决压制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净化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