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一街一巷藏典故 一砖一瓦有传说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一街一巷藏典故 一砖一瓦有传说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2/24 7:45:4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说起千年古镇,寿县隐贤镇一定是个特别的存在。淠水长流,河运发达,给这里的经济尤其是工商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置身隐贤镇,能够寻找到它蓬勃的足迹,而它的古老历史却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让时光倒回去,慢下来。

世外桃源藏古时繁华

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一行驱车来到隐贤镇,似乎从喧闹的城市穿越进了一个世外桃源。“吱呀”一声,缓缓打开的木门中,一条可爱的小狗探出脑袋,清澈的眼神打量着眼前的几位陌生人。老街入口处,人们边吃面边谈笑风生,透过牛肉面馆里飘散出的腾腾热气,能看到一张张满足的笑脸。老街的另一侧,一个简易的象棋小摊正在酣战,一张小凳,一块棋板,仿佛组成了悠闲生活的全部,“将!”随着一声清脆的落子,哈哈的爽朗笑声传向很远很远……一幕幕充满烟火气的画面让人动容。

这是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第二次到隐贤老街,记得初次踏入这里时,只能感受到建筑的悠久与如今的些许荒凉。此次因采访前来,有了镇、村负责人的详细介绍,对它的文化和历史有了详细的了解,那一段段尘封的画面如同放电影般出现在眼前。

隐贤老街原有四条古街,呈“十”字状,南北长761米,东西长473米,沿街为商铺。四条老街的入口处建有四个城门,分别为南门哈德门、西门长胜门、北门德顺门、东门文昌门。

隐贤老街苔痕斑斑,古韵浓郁,街心用青石条与青砖铺砌,路面并不平整,青石条上印有深深的车辙,据说,那是旧时独轮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如今,走在这里,仿佛依稀还能够听到那“咯吱咯吱”的声响,吆喝声、叫卖声似乎就在耳畔回响。

老街两边的房屋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村民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这是从前的香铺、这是从前的布店和油店,生意好得不得了……”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侵蚀,这些木雕石刻与古典建筑显得有些破败,然而,映着阳光下斑驳的树影,仍然能够看出这里当年的热闹与繁华,随意一帧画面都能将人拉回那旧时光。

悠悠典故似沧海遗珠

采访中,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得知,隐贤镇古名顺河街,三国时期为曹操军营遗地,因当时行军打仗支架数百火炉炼制兵器,故而改名为“百炉镇”。

据悉,盛世大唐时,名儒董邵南被当地淳朴的民风所吸引,在此隐居多年,奉养双亲。董邵南的品行被乡人所称道,他的文采又深受文人们的敬佩,他行义孝慈,誉满乡里,因此之后便有人将“百炉镇”改为“隐贤镇”,寓意“有贤隐于此”。

唐代文学家韩愈与董邵南交情匪浅,两人同样饱读诗书,同样胸怀远大抱负,因在患难中结下深厚情谊,韩愈与董邵南一直保持书信往来,还赠其诗《嗟哉董生行》。如今董子文化广场临老街而建,那座雕像仿佛写满了故事,结合了悠悠的历史与浓郁的文化,古今交融道不尽千年传奇。

在这里还有一个温暖的故事流传许久。相传隐贤镇曾住过陈、王两家,两家仅有一墙之隔。陈家在墙边栽下了一棵枣树,茂密的树枝伸到了王家院内,枣儿经常落在王家的院中。王家的大人见孩子拾地上的枣吃,于是编了个大竹笆,斜斜地放置在树下,使枣子落下后能自动滚回陈家院里。陈家发现后,就悄悄地把搭在墙头上的竹笆垫高,不让枣子滚回来。两家你推我挡,相持不下。

就这样,树上年年结枣,王家就年年编笆。日子久了,王家觉得不好意思,就打算搬到别处去住。陈家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不安,就偷偷把枣树锯掉了。王家看见倒在地上的枣树,十分心疼。陈家则说:“枣子再好,也没有邻居好啊!”这便是“编笆接枣,锯树留邻”的典故,这个温馨的邻里故事流传至今,仍被人啧啧称道。

文化保护探历史足迹

采访当天,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走进了隐贤镇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赵策烈士故居。

隐贤镇人杰地灵,古往今来涌现出大批仁人志士,革命烈士赵策就是其中一位。赵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追求真理,向往光明,树立了为人民求解放,不怕牺牲的伟大志向。在锄奸斗争和游击战争中,赵策不幸被捕,壮烈牺牲,年仅25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誓言。

赵氏故居位于隐贤老街中部,始建于清朝末年,已经历了100多个春秋。大厅4间,属于全木质框架结构,前厅4间,为木砖结构。故居建筑总面积为650平方米,整个建筑雕梁画栋,气势雄伟。据了解,为了更好地缅怀烈士,寿县将赵氏故居进行重新修缮,布展为赵策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分为门屋、厢房、过厅和堂屋,通过展览反映了该建筑的历史功能与赵氏家族发展历程,更展示了赵策烈士短暂却璀璨的一生。

如今,在烈士鲜血浇灌的土地上,安宁与和平正在建设中成长。这间历经岁月的老宅中,英烈的精神长存于此。为国富民强,重振中华,先辈已前赴后继,用生命书写爱国华章。我们更应该沿着先辈的足迹,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奋斗。

据了解,隐贤镇现存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30处文物保护点。近年来,古镇实施的保护项目进展不断,古镇保护利用工作的推进速度也在明显加快。而对这些文保单位的探访,则又是一次历史足迹的寻找,一次文化发展的回顾。

记者手记:在隐贤镇,一街一巷皆藏典故,一砖一瓦都有传说。这座千年古镇融合了历史的辗转和文化的底蕴,就如同醇厚的美酒,让人愈品愈香。佳话篇篇展现了浓郁的文墨之美,无论是它的钟灵毓秀,还是诗书昌隆,都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相信这张擦亮的中国古村落名片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书写它更加独特的魅力篇章。

图一:隐贤老街。

图二:赵策烈士故居。

图三:晨曦中的董子文化广场。(记者 付莉荣)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