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扶贫村医重见光明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扶贫村医重见光明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10/16 11:05:1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想早点回去,村里49户脱贫户还需要我去巡诊。”10月13日下午,在安徽理工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刚接受完眼角膜移植手术一天的董丛玲着急地说。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了30多年的老村医,她现在终于可以亲眼看看自己守护的村子了。

“我工作的村子叫罗杨村,位于凤台县新集镇,人口2260人,其中49户贫困户83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每个月都要定期给这些村民义诊一次,并按照国家相关扶贫政策免费派药”躺在病床上,略显疲惫的董丛玲对村里的情况如数家珍。她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20多岁时,她的双眼开始发病,随后病情越来越重近乎失明,近二三十年她两眼所见的最远距离只有20厘米左右。“平时看书学习,诊病行医,填扶贫表我都是凑近了进行,我眼神不好,不能骑车,只能步行,巡诊时比较费劲,一般给全村贫困户巡诊一次,我得花费四五天的时间,不过一月一次的巡诊我从不落下,村里谁有高血压、谁有糖尿病、谁身体不好我都了如指掌。”董丛玲说,“别看我眼睛不好,但我对待工作一点也不含糊,村民们信任我,我不能做逃兵,前段时间要不是我病情加重,双眼彻底看不见了,我可能还不会来就诊。”

安徽理工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副院长李建东说:入院时,董丛玲的左眼视力0.05,右眼视力0.1不到,她患的是眼角膜营养不良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非常严重,只有更换眼角膜这一种治疗方法,幸运的是,我们从网上提出申请到得到眼角膜捐献授体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10月12日下午,我给董丛玲做了左眼眼角膜手术,手术比较成功,今天她的视力已经有所提高,相信两三个月以后董丛玲的左眼就能恢复正常”李建东感慨道“董丛玲的事迹很感人,作为一名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老村医,她对自己守护的村子很热爱,这一点令人起敬。”

深问之下,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了解到,董丛玲之所以拖到现在才来就医,一是她担心寻不到合适的眼角膜和较为高昂的医疗费用;二是她真的舍不得自己守护的村子。董丛玲说:我行医大半辈子,没想到今天也躺在了病床上,我是幸运的,很快得到了眼角膜,并获得了医院照顾,费用也不高,手术也很成功,现在我唯一闹心的就是,猛一闲下来,我非常不适应,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我老惦记着村里的事情,老想着我包片的脱贫户有没有按时吃药,有没有其他情况发生,我恨不得明天就回村。(记者 苏国义)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