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都在说节约粮食,政府三令五申宣扬政策,社会连篇累牍宣传教育,人们应当建立珍惜粮食刻不容缓的观念!因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国内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保障粮食安全仍然面临诸多新挑战,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事关你我,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珍惜粮食,不能再流于谈政治、喊口号、空说教,松松垮垮,走走停停,迁延日久。民间风气和生活习惯的使然,决定了光靠呼吁和说教,很可能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遏制作用。而抓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应该到了一鼓作气、风气一变的关键时候,如果再紧一阵松一阵、松一阵紧一阵,必然导致思想回潮、旧疾复发,有可能使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难见实效。
长期看来,节约粮食离不开教育宣传氛围和思想理念的成型固化,但若想“治标”,就要采取一些令行禁止、扎实有效的手段。愚以为,不妨建立一套粮食浪费的监督举报机制。对单位食堂、宾馆饭店等餐饮场所的泔水排倒采取每日监督,科学计算一定程度上设定允准量,超过允准量就要受到处罚,建立专业巡查机制与摄像头监督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手段,对信息进行汇总处理;以此形成倒逼压力,促使经营性就餐场所自我加压,制定举措,有效劝阻和遏止食客浪费行为。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青少年加强珍惜粮食的品德教育尤为重要。不妨将珍惜粮食与传统德育结合起来,点面结合,形式活泼,突出重点,让青少年群体在校用餐和在家或其他场所用餐时加强相互监督与自我监督。借助线上线下德育宣传园地,对勤俭行为予以通报表彰,对浪费行为进行通报批评。教师更应以身作则,学生和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监督,共同把弘扬勤俭美德、践行“光盘行动”落到实处。
监督举报只是一种希望能够“药到病退”而实施的手段,相互监督不是设立对立面、制造不和谐因素,而是希望人人都能反躬自省和主动维护传统道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群体素质,用心口如一、一丝不苟的行动响应号召,修身齐家,德行天下。(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