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淮河文化的过渡性和兼容性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淮河文化的过渡性和兼容性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8/24 8:18:2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淮河北邻黄河、南接长江,自古便是风云际会处、人才辈出地、文化大熔炉。淮河文化因创造中华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高峰而光彩夺目,也因谱写战天斗地的治淮史诗而催人奋进。

2019年12月14日至15日,由光明日报社、省委宣传部主办,省社科院、省社科联、淮南市委承办的首届淮河文化论坛在寿县举行。这是淮南市政协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淮河文化研究工作部署的又一具体行动。

淮河文化受到历史发展的青睐,留存着历朝历史的文化缩影。作为安徽四大文化圈之一的淮河文化,是由于安徽所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所形成的特色文化,它起源于安徽淮河两岸,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淮河文化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方位、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形成了过渡性和兼容性为特色的文化内涵,在经历了历史变迁、文化迭代、水域更替、社会发展等诸多历史进程之后,不仅没有消耗其文化底蕴,反而推动了淮河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淮河文化的第一个特色是过渡性。地理课本上把秦岭淮河作为南北方区域的分界线,而淮河是以长江与黄河之间的南北河界为代表的文化枢纽。而这一地理区域上的纽带作用也将南北文化包容在其中,因此,可以明确淮河文化具备的过渡性特色。由于淮河流域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既涵盖了北方草原地貌,也拥有南方的丘陵地形,故而南北方居民对于淮河流域的地理分布并不明显,反而被北方区域认知为南方,南方又认知为北方。这种模糊界定反而促进了淮河文化的双重理解维度,南北方均以淮河文化的形成为内在文化底蕴,而又助力于双方文化的交流。因此,在文化意义上淮河流域的文化机理并无法直接划分南北方地域特征,反而伫立于长江与黄河地理区域上的中间地点,并由这样过渡性支持了南北文化的交叉渗透。

淮河文化的第二个特色是兼容性,淮河文化由地域特色产生了过渡性的文化疏导作用,但本质上一种文化并无法完全契合另一种文化之中。尤其我国南北方文化本身具备了鲜明的差异性,南方喜茶、北方好酒;南方多米食,北方多面食;南方多水稻,北方多旱粮。南方文化柔婉秀丽,北方文化豪放刚烈。从本质上二者并无法形成绝对的包容性,但是可以兼容并存,淮河文化所独具的兼容性便由此而来。比如今天寿县所在地,曾经楚郢都寿春的青铜器,在学习了吴越地区的冶铸技术后推动了青铜器的发展。中原地区文化深入淮河流域推动了花鼓灯艺术形式的传播,自淮河上游直至怀远,被誉为东方芭蕾,从中也能够发现淮河文化并未抵制任何不同文化的形式,并不具有排斥性,因此,淮河文化具有另一个显著的兼容性特色,支持了南北方文化的交叉融合与相互补充。

淮河文化的过渡性与兼容性的特色决定了淮河文化并不会在历史变迁中磨灭或消亡,反而会具备更高的传播效应。从物质文化到非物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淮河文化借助水利交通优势,政治文化中心地位优势,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迭代演化,并助力于多元文化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因此,淮河文化的过渡性和兼容性两种特色完成了淮河文化的构建,对于淮河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均具备积极作用。(李永树)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