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甩掉“穷帽子” 走向幸福路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甩掉“穷帽子” 走向幸福路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6/24 7:27:2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是党的扶贫好政策和工作队的帮助,让我们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谈起现在的生活,苏多文总是充满感激地说道。

今年39岁的苏多文是潘集区泥河镇杨柳村村民,由于身体残疾,原来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而今已实现了脱贫的他,与妻子和一双儿女,正朝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断迈进。

“过去一个人的时候,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苏多文说,后来结婚并有了孩子,但由于没有致富技能,加上残疾,生活困难,每个月靠几百元的残疾补贴和其他人的帮助过活。“当时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天天吃饱饭,一年四季有衣服穿。”苏多文介绍,当时村里很多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都认为就这样要穷过一辈子了。

2014年,苏多文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村里的帮扶干部了解到苏多文跟他的父亲过去种植过大棚蔬菜,其父亲去世后,就没再种植。于是,帮扶干部就多次找他谈心,希望他继续种植大棚蔬菜。

苏多文介绍,起初由于他既没有本钱,也没有销路,更怕亏本,犹豫不定。后来,帮扶干部多次找到他,告诉他没有钱可以申请小额贷款,另外种植大棚蔬菜,政府还有补贴。在他们的鼓励下,2016年,苏多文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请了3万元贷款,承包种植了四个蔬菜大棚。

一下子种植四个大棚蔬菜,苏多文和他的妻子有时忙得不可开交,天天蹲在大棚里。“忙不怕,就怕自己种植的草莓和蔬菜发生病虫害,更怕没有销路。”苏多文说。后来,帮扶干部帮他请来了区里的农技专家,教他种植技术。诸如:除草、施肥、传播花粉……在他们的帮助下,当年苏多文的纯收入就达到了6000余元。

2017年4月,中国电信淮南分公司结队帮扶杨柳村。中国电信淮南分公司督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向坤看到苏多文种植的大棚蔬菜效益不错,多次和他谈心,有时连续几天晚上来他家里。向坤希望苏多文继续扩大大棚蔬菜种植,并对他说,如果有资金、销路方面的困难,工作队会想办法帮他解决。在工作队的支持和帮助下,当年,苏多文将蔬菜大棚种植规模扩大到了10个。种植的有辣椒、西红柿、茄子等蔬菜,种类多样,长势喜人。

2017年底,苏多文和妻子又有了一个孩子,这让他喜悦的同时,也感受到身上担负的责任。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2018年,苏多文家实现了脱贫,终于甩掉了长期以来的“穷帽子”。如今,苏多文家已是村里的蔬菜瓜果种植大户,并有固定的销售渠道。每年有四五万元的纯收入,不仅银行有了存款,家里添置了新家具,用上了自来水,生活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苏多文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体会。充满干劲的他说:“我感觉到生活越来越甜蜜,越来越有奔头了。”

图:苏多文和妻子在蔬菜大棚里劳作(记者 张明星)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