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卞和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卞和洞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6/22 8:14:4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玉器最早的国家,考古证明,玉在中国的使用至少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所以,我国又有“玉石之国”的美誉。

玉对儒家思想的发微,是有启发和提示作用的。君子比德于玉,孔子发现,仁、义、礼、智、信、天、地、道、德、忠、乐儒学的修养,在玉的身上都有体现。因此,他对自己的学生子贡说:我在玉的身上发现了十一种德行。玉的十一德,正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玉对儒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实物参考,对玉的认识和感悟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

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块玉石是“和氏璧”。据《韩非子和氏》记载,卞和于楚山、也就是地处怀远、淮河岸边的荆山,砍柴的时候,偶尔得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他先后把这块玉石献给楚厉王、楚武王,却遭到了他们膑刑的惩罚。卞和被砍去了双脚,抱着玉石在荆山上哭了三天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眼泪流干了又吐血不止,“卞和泣玉”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楚文王继位后,问卞和痛哭的原因。卞和说:砍去双脚并不重要,把忠贞的人称为骗子,是我悲伤的真正原因。这句话感动了楚文王,楚文王就命令玉匠把这块璞玉雕刻成玉石,发现真的是一块宝玉,于是就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和氏璧的来历。

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把和氏璧作为聘礼送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交换这块玉石。赵弱秦强,赵国不情愿换但又不敢不换。就派了一个智谋双全的蔺相如把和氏璧送过去、让他见机行事。蔺相如到秦国后发现秦国只是使用了一个巧取豪夺的手段,并不打算用城池来交换这块和氏璧,他就略施小计把这块宝玉安全的完整地带回了赵国。这就是《史记》记载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据传,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到了秦国之手,并把它改制为一枚传国玉玺,历代相传。最后一个拥有和氏璧的人是五代的时候后唐的最后一个皇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攻陷了洛阳,李从珂无路可逃,就和后妃们在宫里集体自焚,所有的御用物品一起投入大火之中,从此和氏璧神秘的失踪,直到今天也不见下落。

以上这些故事都和卞和有关,和荆山有关。卞和洞,当年凤凰落下的地方,正是“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最有魅力的诠释。也正是因此的提醒,才使得卞和破解了这块玉石的前身。现在,卞和洞的上方还有玉坑、濯玉涧、凤凰池等多处遗迹,留给人们去探秘、凭吊。

另外民间有一句俗语叫“有眼不识金镶玉”。原本这句话叫有眼不识荆山玉,可能是对楚厉王、楚武王的讽刺。依据谐音把“荆山玉”变成了“金镶玉”,来形容人的见识短浅、孤陋寡闻、缺乏辨识事物的能力。我记得样板戏《沙家浜》里就有这么一台词:阿庆嫂,我刁小三有眼不识金镶玉。说明,玉文化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斗争之中。(齐飞)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