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引入香椿种植 助力脱贫攻坚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引入香椿种植 助力脱贫攻坚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4/29 7:02:2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月,正是时令名品香椿头应市之际,此刻,位于寿县炎刘镇磨湾村600多亩坡地上的香椿种植基地,每天都有辛勤劳作的村民。他们细心地掰下香椿头,放到篮筐中。不久,这些扎成一个个小把的红油香椿头便会投放到农贸市场,上到百姓餐桌。

香椿被称为“树上的蔬菜”,以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青脆爽口备受青睐。当早春新绿萌动,红亮亮的香椿嫩芽,似乎包裹春日的精华,吸引着人们味蕾。时鲜俏市,价格不菲,市场上甚至有上百元一斤的香椿头,让一般人舍不得买。由此,香椿种植也成为增收的途径,而采摘需要更多人手,炎刘镇磨湾村香椿种植园还成为扶贫基地,用工高峰时要接纳10多户贫困户来此务工。

返乡创业瞄上香椿种植

位于炎刘镇磨湾村的寿县三生缘乡村种植农民合作社香椿种植基地负责人王博是个年轻人,早前在省城合肥从事物流行业。2016年春节里,他随朋友到皖西大别山老家,朋友家端上一盘香椿头,说是大棚里种的。冬天能吃上香椿头,王博感到很惊奇,当听朋友介绍一亩地香椿的收入能达到1万多元时,正值事业转型阶段的王博动了心。当年,王博先后到云南、四川、山东等地考察,一年时间里,认识到香椿的价值,王博期望转型到香椿种植。

香椿树耐旱怕涝,不能生长在低洼地,而山地、坡地都是合宜的。2017年,王博到寿县老家邻镇的炎刘镇磨湾村亲戚家考察时,和淮南师院驻村扶贫工作队有了接触,两边都想做事的人在一起,立刻就碰出了火花。王博看上了磨湾村的坡地,虽说种粮食不行,却是栽香椿的好地方。正想施展身手的工作队希望以项目带动扶贫,王博的想法得到工作队大力支持。当年底,他便流转土地127亩,从优质香椿产地阜阳太和引种。

转眼就到了2018年,王博在太和引种的基础上自己进行育苗,以更早地适应当地土质等环境,只有生长迅速,才能更快产生效益。育苗多了,地里栽不下,王博又流转土地达到了643亩香椿种植面积。2019年,扶贫工作队又帮助利用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建起了3654平方的香椿反季节大棚,这样,移种到大棚的香椿春节前就可采收,价格不菲。同时,大棚还方便育苗,可移栽可售卖,又多一项收入。

香椿种植成了扶贫基地

磨湾村驻村工作队介绍,香椿种植门槛低,技术要求不高,种植过程简单,不需喷洒农药与施肥,工作队在一番考察后决定把香椿种植作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项目。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初期12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640余亩,目前共移栽130万棵树苗,提供灵活就业岗位100多个,年产值200余万,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今年是基地采收的头一年,香椿基地在不断地出货、栽苗,受疫情影响的贫困群众也能在家务工。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基地用工也在增加,高峰期用工达到80人左右,其中有10多户贫困户。正常管理时也需要20来人,有4、5户贫困户是固定的。贫困户李泽英勤劳能干,在驻村工作队介绍下到基地打零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实现灵活就业创收。她说:“进厂打工年龄大人家不要,采摘种植这个活不是特别累,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每天都有百十块钱收入。”说到这,她的喜悦溢于言表。

据分析,香椿发展可持续,产业链可延长。香椿头要的就是鲜嫩,地处炎刘镇的香椿基地占据地利优势,旁边就是新桥产业园,交通发达,到合肥甚至通过航空到外地都很方便,这样的条件是太和香椿没法比的,大别山区的种植更没法比,这就是说销路可保障,发展有前景。同时,通过香椿种植,没有了秸秆,秸秆禁烧压力就小了。还有,香椿头鲜品可采摘到夏天,后期还可制成香椿酱。目前,基地已和山东厂家达成代加工协议,首批香椿酱已产出。在工作队帮扶下,目前正在同合肥、淮南、六安来进行超市对接,还要带到淮南市豆制品博览会里的农特产品区,人家都挺感兴趣。工作队单位淮南师范学院和省农科院是合作单位,下一步,将就香椿产业科研申报项目,从育苗到香椿后续产品的开发,进行扶持,帮助产业发展,在周边形成良好的吸引力。如此,基地的发展便带来村集体收入的提高,助力脱贫攻坚事业。

图一:香椿头采收。

图二:王博(右)和扶贫工作队在商议扩大香椿酱的销售渠道。(记者 张雪峰 )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