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脱贫帮扶,让他重燃生活的希望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脱贫帮扶,让他重燃生活的希望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4/21 7:16:4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杨柳村位于潘集区泥河镇西北约7公里处,是以农业为主的贫困村。自2017年4月,中国电信淮南分公司驻村对口帮扶以来,杨柳村在一天天改变。2018年,杨柳村成功从贫困村中出列。2019年,全村贫困户74户166人实现了全部脱贫。

徐圣杰就是这些脱贫户中的一员。他患有心脏病,不能干重体力活,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困难,被列为帮扶对象。中国电信淮南分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对他开展了精准扶贫。2018年,徐圣杰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脱贫。虽然脱了贫,但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依然继续给予他帮扶和支持。

今年49岁的徐圣杰,个头不高,肤色黝黑,身体有些瘦弱。4月17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虾塘忙碌着。“凌晨四时多就起来忙活了,一个一个地收虾笼,把大的捡出来,小的放掉,忙到上午10时多才吃上早晨饭。”徐圣杰介绍。

虾塘是村里一家水产养殖大户经营的,为了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就特地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此工作。徐圣杰平时主要负责虾塘小龙虾养殖看护工作,虽然起早贪黑很辛苦,但他依然坚持,他希望通过勤劳的双手过上幸福的生活。

为了增加收入,徐圣杰向驻村扶贫工作队介绍了想在虾塘养鸡的想法,得到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支持。今年3月,徐圣杰自己出资一部分,村里又为他申请了一部分财政补贴,就在虾塘散养了300多只鸡。徐圣杰沿着虾塘走去,一声召唤,一只只鸡都向他飞奔而来,围在他身边。“每只鸡现在有一二斤重,等再过四五个月就能上市了。”徐圣杰说。

徐圣杰除了看管虾塘、养鸡外,还负责村内道路保洁、光伏电站看护,在闲暇之余,还打些临工,虽然很忙,但他充满干劲。“忙是忙了点累了点,但生活有奔头。”徐圣杰笑呵呵地说,“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每个月有几千元的收入,慢慢过上了好日子,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相对于物质生活上的不断改善,对徐圣杰来说,改变的同样还有精神面貌上的。“以前家里穷,要啥没啥,自己也自暴自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过活着。”徐圣杰说。当初,徐圣杰和村里不少贫困户一样,有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就从改变贫困户的思想观念入手,通过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不断激发贫困户想脱贫、能致富的内生动力。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尽心帮扶下,徐圣杰思想观念慢慢转变了,从当初的“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人也变得勤快起来,遇到不懂的就学。就这样,生活慢慢改善,收入不断增加,脱贫后,整个人都显得有精神了,变得自信开朗起来了。

经人介绍,日子越过越好的徐圣杰谈了对象。问及此,他有些不好意思。驻村扶贫工作队给予他鼓励,说等着喝他的喜酒。

图为徐圣杰和他在虾塘饲养的鸡。(记者 张明星)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