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昔日土坯草房 今日崭新小院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昔日土坯草房 今日崭新小院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1/22 6:06:1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市红十字会好人朱士兵志愿服务队为特困残疾家庭解烦忧

过新年搬新家穿新衣办年货,这是老百姓最喜庆的事。近日,寿县迎河镇75岁的陈才军老人一家可谓欢天喜地迎新年,上次帮助他们的红十字志愿者又来了,不仅送来价值5000元的全套生活物资,还帮他全家搬进了志愿者帮建的新房里,让老陈发愁、期盼了许久的头等大事终于解决了,全家可以开开心心暖暖和和过新年了。

今年75岁的陈才军老人是一位享受政府优抚待遇的带病退役军人,老伴过世,女婿也早逝了,患病的女儿和外孙女无依无靠只得回来跟陈才军生活。3个子女和外孙女4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均无劳动能力,全家没有其他收入,靠优抚金和低保本可勉强生活,但5人均患病,要长期吃药维持,一家5口住的土坯草房还是祖上留下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房子,四面透风,属严重危房,随时有倒塌危险,家徒四壁,连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也十分缺乏,难以保障基本生活。因其全家属于城镇户口,无法享受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补贴,虽经当地政府帮扶,但建房款缺口仍较大。

淮南市红十字会“好人”朱士兵志愿服务队因经常深入全县各个乡镇走访了解帮扶困难家庭,2019年末,队员朱树虎得知了陈才军家的情况便向服务队汇报,服务队立即组织队员上门调查核实情况,陈家的特殊境况让大家十分震惊,当场落泪,志愿者程东敏当即到街上买了一床毛毯送到老人手中。不能让曾保家卫国的老兵遇到困难无助!不能让寿县境内再有这样困难的残疾家庭!曾经也受苦受难的残疾人朱士兵立即召集服务队骨干开会研究帮扶措施,很快在服务队发动大家募捐款物,一面筹划如何尽快在雨雪天气前帮助其建好房,保障2020年春节前住进新房。

100、200、500、1000……队员们不停地在群里接龙捐款,几名自己家也十分艰难的残疾队员洪卫、王树兵、梁继路也毫不犹豫捐款相助,两天不到147名志愿者捐赠了13000多元善款,还有棉被、床单、毛毯、棉衣、粮油、蔬菜、猪肉等各种生活物资装了满满一辆小货车。

当朱士兵带着队员和款物,还有施工队驱车50多公里来到陈家时,陈才军老人怎么也不敢相信,老泪纵横,一个劲地双手抱拳感谢不尽。朱士兵把装满爱心款的大信封送到了老人的手里,一床床崭新温暖的铺盖铺到了每个床上,一包包吃的用的穿的摆满了小院。朱树虎带来的施工队说干就干,测量,运料,布料……志愿者们又帮助陈才军老人一家暂时搬到借来的一处空房子里。几天功夫,新房建好了。可是,天总是下雨,房间里潮湿大,暂时不能住。

春节快到了,新房里也干得差不多了,一直挂念此事的队员们选好了节前一个吉日,大家又捐了一车衣被和年货送来了,七手八脚帮助陈才军老人布置新房,朱红色的大门上再贴上鲜红的对联,门口挂上喜庆的红灯笼,平整崭新的小院好不热闹,陈才军老人一家欢天喜地搬进了敞亮的新房子。(图片由市红十字会提供)(记者 李 严)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