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乘着淮南市“人才青苗”工程的东风,我一脚踏入媒体这个行当,从刚开始的"门外汉"摸爬滚打到如今的“非资深业内人士”,九年时间,见证了传统媒体从辉煌跌到低谷,又从低谷涅槃重生的过程,更有幸深度参与了淮南日报社新媒体从无到有、从有向优坚实迈进,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深水区的历史进程,一路走来,感慨万千。
在报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从最初的一个人单打独斗,全凭着兴趣和勇气,发挥自身专业所长,依托彼时的淮南报业新闻网,于2012年一力推出淮南市首款WAP版新闻网站、2013年推出首款壳式手机客户端,到次年随着新媒体重要性日渐凸显,报社党委决定成立新媒体中心后,带领着汤宁、郑岳景两位同事开始了团队作战,两微一端上线、数字报上线、淮南网上线……随着代维代建业务、视频直播、短视频制作等各项业务的展开,团队越来越大,吴燕笋、刘敏、李舒韵、焦孝诚、江峰、罗静、黄欣茹、童飞飞等几位同事陆续充实进来,报社眼里的“先锋部队”成建制入列,新媒体发展硕果累累,粉丝队伍几何式增长,新媒体平台影响力跃居全市前列,从最初的“赔钱货”到现在年创收过百万。对外做强内容、做好服务的同时,基础配套建设也齐头并进,紧紧抓住全国层面释放出的思想红利、政策红利、战略红利等机遇,从零基础建成标准化机房、建成中央厨房全媒体采编平台、建成视频演播厅、建成指挥报道中心等,春潮涌动马蹄疾,整个报社一盘棋也活跃起来,打通全媒体供稿通道,出台传统媒体记者在新媒体首发、原创新闻稿件考评管理办法,推出倾听、新媒问政等一系列融媒体品牌栏目,向着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坚实迈进,到处呈现一片热火朝天、朝气蓬勃的新气象。报社党委统一指挥决策下的所有这一切探索,都奔着同一个目的——转型升级、创新求变,破解报业困境,重拾媒体荣光。
回头再看,我深深体会到,创新求变不是一句空话,要靠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知易行难,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媒体救亡图存的战争中,我们付出了很多,同样也收获了很多。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是一场接着一场的攻坚战,不可否认会面临各种未知之挑战,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旗帜鲜明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用政治定力认准新方向、找准新坐标,抓住历史机遇,应对风险挑战,风雨过后就是彩虹!
当前,随着淮南日报社、淮南市广播电视台两家单位的新媒体合并、淮南新媒体中心的筹建实施,媒体融合实践又迈入了一个新阶段。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在稳中有进的总基调下,我们的前方,既有风平浪静的平坦大道,也不时发生着稳中有变的插曲。我坚信: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只要守住初心、牢记使命,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孙继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