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豆腐村今昔映照70年辉煌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豆腐村今昔映照70年辉煌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9/23 9:17:0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家住在祁集镇祁圩社区,这里是淮上有名的豆腐之乡。村里几百户人家,做豆腐的手艺代代相传,留下了不同时代的豆腐史,留下了生动有趣的豆腐故事,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豆腐文化。

解放前,家乡有顺口溜说:“世上只有三桩苦,打鱼摆船磨豆腐。”听爷爷说,我的曾祖父有一位哥哥,在大雪天到石头铺卖豆腐,忍饥受饿,冻死在大河湾。可想,当年的豆腐人是何等心酸,何等悲伤?

新中国成立后,穷苦的豆腐人分得了土地,自己种大豆有了加工原料,豆腐坊里有了笑声。豆腐匠们肩挑豆腐,走村串巷,赶集摆摊,以辛勤劳动换来现钱,手头渐渐宽松。随着淮南煤矿的发展,随着一个个市场的兴起,豆腐生意更加红火,一批豆腐人搬到大通、田家庵、八公山、新庄孜安家落户,办起家庭作坊,就近供应市场,老祁家豆腐叫响淮南市。

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家庭作坊一度受到限制,人们只好在晚上关闭门窗偷偷地做豆腐,早起赶到矿工村去卖。当年,全村7个生产队都办起了集体豆腐坊,把加工豆腐作为副业生产,增加了集体收入,为壮大集体经济发挥了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送来了春风,农村实行“责任制”,人们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放开手脚经营豆腐,家庭作坊迅速发展到200多家。同时,小作坊逐步以磨浆机代替了手推石磨,以自行车驮运代替了扁担肩挑,每天凌晨自行车铃声清脆悦耳,豆腐村焕发出一派生机。淮南电视台记者曾在淮河大桥拍摄了卖豆腐的自行车队,留下了时代的历史画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祁集豆腐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小作坊连接了大市场,豆制品品种增加到20多个,并申请注册了“祁老大”集体商标,产品进入大城市的超市和农贸市场。同时,豆制品生产延长了产业链,形成了大豆批发市场和专业运输、销售队伍,带动地方经济腾飞。还有几十家大户走出了淮南,到上海、合肥、徐州、六安、阜阳、蚌埠等地租地建厂做豆腐。豆制品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不断推陈出新,技术含量不断提升,豆腐匠的经济收入更是不断增加。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豆腐村踏着新时代的步伐,出现了可喜的新气象。小作坊的自产自销变成了“公司+农户”的规模经营,手工操作变成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网上销售,物流服务为豆制品生产经营插上翅膀。村里有一批妇女劳力就近进公司打工,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政府投资民生工程,修路、安装路灯、建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等项目,为豆制品生产经营优化了环境。改革开放初期,小作坊争当“万元户”,如今的公司老板资产达到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近些年来,豆腐村先后建起村口牌坊、古井凉亭和休闲广场,既丰富了豆腐文化,又优化了人居环境,人们休闲健身叙家常喜气洋洋。尤其是那些高龄老人,坐在一起总是喜欢叙旧谈新,谈论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变化,感激共产党送给的福气。(祁家录)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