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图片新闻 > 学非遗迎七夕传承传统文化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学非遗迎七夕传承传统文化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8/5 9:14:5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8月2日,在万达非遗文化馆,非遗传承人王之询带着一群孩子忙得不亦乐乎,他一边教孩子们捏面人,一边给他们讲“七夕节”的来历和典故,孩子们学得兴致盎然,听得津津有味。

“捏脚时要稳,否则捏完会站不住……蓝色的衣服一定要加边,才会更有立体感……眼睛部分要这么做,才会灵动起来……”王之询老师挨个来到孩子们身边,手把手地教他们捏每个部分的要领。他告诉记者,今天要教孩子们做的是Q版的牛郎织女,“因为Q版的更生动可爱,孩子们容易接受,学起来才有兴趣。”

12岁的马翊清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天自己不仅捏出了Q萌版的牛郎织女,还重温了“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等和七夕节有关的诗词。“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我们应当多读诗词,学典故,把他们传承下去。”

图为王之询在手把手教孩子捏Q版牛郎(记者 付莉荣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