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讲述一次研讨班背后的故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讲述一次研讨班背后的故事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7/1 8:49:2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2年前,国家教委拟举办一期“全国大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班”。虽因种种历史原因,研讨班未能如期举行,但是关于那段岁月的回忆,依然是记忆犹新。

1983年开始,受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一股自由化思潮影响着一些大专院校的教生,部分高校出现了学潮倾向。为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国家教委决定举办一期大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班。1987年6月,国家教委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举办大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班”的通知。研讨班为期一个月,即1987年7月15日至8月15日;地点是北京昌平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参加人员为全国重点高校校长,共计120所大学,分别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个大学派一名校长参加,其中不乏全国著名的高等院校,淮南师范专科学校也受邀在这120所大学之列。

参加这次研讨班的均为国家教委直管的国家一流大学和各省省立大学,淮南师专是120所大学中唯一一所地方办专科学校。能与这些国家一流大学同堂交流研讨,是国家教委对淮南师专工作的肯定,是淮南师专从来没有的荣誉。当时,我任淮南师专校长,经请示市委同意,选派我参加此次研讨班。

在确定人员之后,国家教委又下发了(87)教干厅字002号“关于在大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班上作经验介绍的通知”。在120所大学里确定了十八所大学作经验介绍,又一次指定淮南师专在研讨班上介绍办学经验。

接到通知之后,校领导班子、全校教职工都感到无比振奋,同时校党委也感到不安。一个地方办专科学校,在一个有全国一流大学和各省省立大学,有的还是百年名校参加的研讨班上介绍办学经验,真不知道交流什么内容。为了不辜负国家教委、省教委对我们的重视和肯定,校领导班子下决心一定要把来自最基层的想法、做法、意见和建议反映上去,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决策提供参考。

淮南师专是1978年恢复建校,1983年才得到省政府正式批准,被命名为: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建校初期,学校管理混乱,1984年11月30日,因为食堂问题,数百名学生深夜上街游行,集体到市委、市政府请愿。师专的“乱”在全市出了名。同年年底,市委立即对淮南师专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我当时任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委派我与时任市委宣传部部长的薛彦庆同志前去师专工作。我们是第九任校领导班子,淮南师专七年间换了九任班子。学校积淀了大量的问题,校园里贴满了大字报,师生人心惶惶,无心教与学。

新班子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校党委对师专的“乱”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解剖“乱”从何而来?

首先,教职工的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突出表现为两栋教工宿舍楼建好8个月分不下去,出现了有房无人住、有人无房住的局面。当年全省大专院校职改评审工作都在进行,而师专教师职改工作迟迟没有开展。教师盼分房子、评职称,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心怀不满。在掌握情况之后,学校用了半个月把房子分掉,在全校140多名教师中开展了职称评审,其中获评正教授1人、副教授22人、讲师67人。房子分了,职称评了,人心也顺了。一位老师写了一副对联赞到:除旧制辞旧岁消除旧影响,互帮互助;下联是:住新房迎新春开创新局面,同心同德;横批为:团结向前。校园里大字报不见了,响起了此起彼伏的乔迁新居的鞭炮声。由此,学校形势趋于稳定。

其次,学生的学习环境比较差。淮南师专是由老市人委办公大院改建而成,没有合格的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加上当时盲目招生,有委培的有进修的,学生人数多,学籍管理混乱,由此带来的宿舍不够,有的学生只能在校外租房子住。学生多了,食堂接待能力跟不上,每到吃饭排大队,排到最后的吃凉饭,来迟的吃不上饭。来求学,吃住均成问题,学生愤怒,就上街游行、罢课、请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把行政办公楼让出来做学生宿舍,校领导及机关科室搬进临时搭盖的简易房里办公。扩建食堂、加大食堂的接待能力,开办第二食堂,也叫花样食堂,让学生吃饭少排队,吃热饭。吃住问题解决了,学生也就安心读书了。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自建校以来,每届领导都兴建了一些教学用房、添置一些教学设备。但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困难,总体投入不够,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最明显的是作为一个师范专科学校没有操场,上体育课、开运动会要到煤炭学院去借操场。为了振兴淮南的师范教育事业,我们在省教委、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筹措资金,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在校生2000人规模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征地80亩,新建了有400米标准跑道的体育场、微机房、图书馆、实验室、改造了师生宿舍、食堂、浴室,新增建设面积达7200多平方米。到了1987年在校生已达到1200多人,比1983年增加了一倍。

四是,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管理混乱。办学初期很多事情都是在摸索中,有些人就利用这一时机想通过师专搞张文凭,混个学历,分个好工作。在办学方面也有意无意地迎合了这部分人。针对这一情况,校党委明确指出:市委、市政府创办淮南师专的初衷是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师范教育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书育人,培养“四有”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坚持依法依规治校不手软;坚持公平公正不让步。

1986年,许多城市学潮已成趋势,一家全国性报纸上还发表了一篇名为《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环境》的文章。我们立即看出了这篇文章的潜台词,旗帜鲜明地对全校师生提出,“宽松”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宽松”要在坚持遵纪守法的前提下。没有这两条,“宽松”就是动乱。因为淮南师专尝够了动乱的苦头,在合肥、上海等地出现学潮的档口,我们就组织全校教师和各个班级学生骨干开展了“你对当前形势怎么看?我们应该怎么办?”为主题的大讨论。明确指出这次学潮理论是错误的、实践上是有害的,为广大教师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廓清关系。

面对毕业生分配这个敏感的问题,党委做出四项决定:坚决执行国家计划、优生优分、自下而上、不做暗示。坚决顶住,不开后门。分配方案出台后,受到学生拍手称赞。

领导讲正气、师生无怨气、学校有生气,师生拧成一股绳,达成了为振兴师专而努力的共识。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1987年全国学潮形势极为严重的情况下,淮南师专全体师生没有跟风,没有参加学潮。正是因为我们的共同努力,受到了国家教委、安徽省教委的肯定,敲开了与全国一流大学同堂学习交流的大门,正当我们踌躇满志准备参加全国大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班时,北京的学潮闹大了,研讨班被迫延迟直至取消。

如今,三十余载风风雨雨,淮南师专已经发展成为有上万师生的淮南师范学院。当我再次回忆那段经历时,仍激动万千难以忘怀。这是淮南师专也是淮南师院,乃至我省、我市教育史上绚丽的亮点。(宁宜南)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