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记忆中的火柴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记忆中的火柴
【字体: 】 发布时间:2019/4/29 8:44:3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双休日,既是休息的日子,也是忙碌的日子。我放开了手头的工作,做起了这天天都忙不完的家务事。拆洗晾晒被褥,洗衣拖地,忙得不亦乐乎。

晚上,终于忙完了,看看洁净明亮的居室,整洁温馨,心里不由得有一种成就感。于是泡一杯清茶,上网看看新闻,写写感想。正当我惬意地在网上驰骋,眼前骤然一黑,停电了。于是呆坐了两分钟,摸到手机,乘着微弱的光亮去找寻打火机和蜡烛。爱人常抽烟,平常打火机就在眼前,今天停电了,却偏偏不见了踪迹。

打火机无处寻觅,在一个存放杂物的盒子里,我却意外地发现了一盒火柴,这是某家饭店为了宣传自己而定制的,精致的盒子里有一排火柴。我轻轻地擦亮一根火柴,那小小的跃动的火焰瞬间驱走了一室的黑暗,一根火柴很快就熄灭了。

小小的火柴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那时的火柴盒没有这样精致,是粗糙泛黄的牛粪纸做成的,火柴头大都是黑色的。那时,农村没有电,家家在烧柴火的大灶台上做饭。儿时的我们没有现在的孩子享福,大人们每天下地干活,当我们只有灶台高的时候,就帮着家里烧火做饭了,所以对火柴是再熟悉不过了。记得当时的火柴盒上有的印着福、禄、寿图案,有的印着老虎、猫、狗等动物的卡通造型,还有的印着京剧脸谱……

到了上学的年纪,每天晚上一盏煤油灯下坐着我们姐弟三人,母亲则在旁边陪伴我们,有时做一些针线活,有时剥豆子,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弟弟那时还没有上学,父亲不在家时便跑到外面和小伙伴追逐打闹,有时被父亲硬拉着坐在桌子旁,让他跟着我们认字,他也是心不在焉。我呢,也总是心急火燎地匆匆做完作业,看到爸爸不在,便匆忙洗洗钻进被窝,做我的美梦去了。只有姐姐在煤油灯下勤奋苦读,有时当我一觉醒来,看到姐姐还在灯下写着画着。早上,天刚蒙蒙亮,姐姐便擦亮一根火柴,又开始晨读了。姐姐在读书时就给我和弟弟树立了榜样,她初中毕业考上师范,全家人都高兴极了。我和弟弟也以姐姐为榜样,发奋苦读。后来弟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我成了一名教育工作者。

看着一根火柴熄灭了,我又擦亮了一根,我想起了儿时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当我看到火柴熄灭,女孩在寒冷的大年夜被冻死,我哭得很伤心,儿时的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她的爸爸要她在这么寒冷的大年夜出来卖火柴呢?为什么没有好心人给她帮助呢?虽然那时我的家庭也不富裕,我也没有什么漂亮的衣服,没有好吃的零食,没有好玩的玩具,但爸爸妈妈都很爱我。姐姐弟弟虽然偶有争执,但友爱谦让是主旋律,一日三餐还能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我感觉自己幸福极了。

电来了,屋里顿时一片明亮,火柴的光一下子暗淡下去。真得感谢这次停电,让我重温了一下儿时那些温暖的记忆,让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和幸福。(庞 凡)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