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见证40年大型征文 > 淮南新集煤矿建设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淮南新集煤矿建设记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1/7 10:51:4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995年3月,记者在安徽淮南采访,发现新集煤矿通过采用全新的建设体制,高速度建成了一座大型现代化矿井,在领导体制、开发技术、用工管理、投资控制和收回成本等多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为我国煤炭工业的新井建设探索出一条速度快、效益高、具有世界水平的新路。

六个显著成效

淮南新集矿区位于淮河北岸,地跨凤台、颍上两县,矿区地质储量26亿吨,规划建设5对矿井。矿区首先开发的新集矿井设计能力为年产90万吨,于1989年批准立项,当年开工。1993年7月1日投产,当年达到设计能力的日产水平。1994年出煤近170万吨,比设计能力接近翻番。接着又开展扩建工程,以确保在1995年生产原煤250万至270万吨,并计划在1997年建成年产300万吨的特大型矿井,同时还清全部贷款。新集矿的建设取得了六个方面显著成效:

工期:新集煤矿从施工准备到年产90万吨仅用5年,比设计工期提前了6年半。从施工准备到出煤270万吨,只需7年,比目前华东建设同类规模矿井需用时间提前了8至12年,这在我国新井建设中是前所未有的。

投入:新集矿井在形成170万吨生产能力时投资为3.4亿元,达到年产300万吨能力时投资预测为5.7亿元,平均吨煤投资为190元至200元,仅为近期建设同类大型矿井吨媒投资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质量:经过专家组织验收,新集的矿建、土建、安装的合格率为100%。矿井单项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

效率:新集矿井目前仅有761人,1994年全员效率为7.9吨/工日,1995年以来更达到了每工日10.46吨,比原设计提高了6倍。同华东地区同类矿井的平均用人8000人相比,只是它们的十分之一左右。尤其是矿机关仅有44名管理人员,为目前大型矿井机关人数的十分之一。

成本:新集矿井1994年平均吨煤综合成本72.65元,其中直接成本仅30元,是“两淮”目前矿井平均吨煤成本的55%。同时新集矿井采用快速折旧,基本折旧率为12.5%。比“两淮”现有生产矿井的折旧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同时综合成本中含有利息5.88元,而目前大多数矿井还没有将建设期利息打入成本,如按同等口径对比,新集矿的吨煤成本仅为现有“两淮”大型矿井成本的三分之一。

还贷:1994年新集矿井的平均吨煤售价为148元,原煤综合成本72.56元,全年利税为1.275亿元,可还贷款9000万元。按1995年的生产合同和矿井自己的奋斗目标,将出煤250万吨至270万吨,其中利税将在2亿元以上,还可还贷2亿元,将还清全部3.4亿元投资的绝大部分。此外在1997年达到年产300万吨后,每年都有2亿元以上的利税,保证矿区可依靠自己的力量滚动发展。

为什么在相当多的地方煤矿建设陷于“投资无底洞,达产马拉松”困境时,新集煤矿却能够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呢?

六条成功的经验

——实行业主责任制,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

新集矿井建设初期,成立了矿区管委会,行使业主职责。资金全部由业主来筹集和偿还。筹资还款的压力,促使业主形成了严格的自我约束机制,节约每一个铜板;推动他们大胆改革,突破传统模式,尽量早出煤,快出煤,多出煤,早日偿还所借贷款。投资风险机制的形成,使业主作为一个完全的法人,对建设项目的筹划、筹资、建设,直至生产经营、还贷及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的管理。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走联合办矿之路。

新集矿区开发初期是作为地方煤矿建设的,组建了淮南煤电总公司,后来又得到了煤炭部、国务院煤代油办公室和国家能源投资公司的大力支持。建设之初地方政府把开发建设当作自己的事情办。矿区搞“四通一平”资金不足,淮南市政府就组织供电局、交通局、邮电局、城建局“自带口粮”先施工后算账。于是建设矿井在其他地方常遇阻力的问题,这里却是一路绿灯:只用7天就办完了征地250亩、租地57亩的手续,并且是先用后征;3天迁完了一向难度很大的158座老坟;一个半月搬走了一个163户的村庄。

过去建设煤炭项目从设计审查、设计更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队伍招标、设备采购,每道程序都需要层层审批,企业法人并不能真正说了算。联合办矿使新集一切根据实际需要自己决策,自己负责。

——大胆突破老的设计规范,努力缩短工期,早创效益。

新集矿井原设计为两个采区三个工作面,之后改为一个工作面机械化综采,用人少效率高,投产一年就达到了年产170万吨的水平。矿井投产以后,新集煤矿又不断进行环节改造,保证矿井产量逐年增加,使一个原设计年产90万吨的矿井,逐渐具备了250万吨至300万吨的出煤能力。

——引进竞争机制,强化施工管理和监理。

新集矿井的建设施工不是施工队伍的大承包,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切块承包,在争取年进尺8000米时,提升能力成为制约因素,新集煤矿就明确提出,提一次加一元奖金。将施工工人的工资与效益挂钩,充分发挥了施工队伍的积极性,把瓶颈变成了通途。新集煤矿还坚持聘用多年从事基本建设的老同志,既从事施工管理又负责施工监理,使整个工程在物价持续上涨的大环境下没有突破预算。

——坚持科学管理,转换机制,减人提效。

在用工制度上,不搞“大锅饭、铁饭碗”。新集煤矿对干部和高级技工采用聘用制,对工人采用合同制。每年两次对干部、工人进行全方位考核,以决定解聘或续聘。煤矿设计定员是2923人,而实际只用了761人。

在工资分配中,拉开档次,向重、脏、累、险岗位倾斜。这里井下工人不要求上井,地面工人纷纷要求下井工作,彻底改变了目前许多煤炭企业人员多而井下工人又向井上流,不得不招农民轮换工充实生产一线的被动局面。

在管理上,新集矿机关仅有44人,其中领导班子7人,下设两个办公室。同时,不设工区,矿直管到队,矿长、副矿长分别兼任采煤队、机电队的队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有一个坚持改革、奋发向上的领导班子,两个文明一起抓,创造出了一个催人进取的企业环境。

我国煤炭工业用人多,效率低,建设模式落后是重要原因之一。不对建设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煤炭工业建设落后的局面,而新集矿的实践为我国的新井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张超文)(本文原载于《江淮文史》1996年第4期。作者时为新华社记者。)

图:俯瞰新集 余克平 摄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