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发出大抓落实动员令,强调要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严抓的守劲推动工作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抓好落实,离不开担当二字。早在90多年前,鲁迅先生便在《论睁了眼看》里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这是告诉我们,敢于正视,是敢想敢说、敢做敢当的大前提,“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
从主流看,我们的干部是有正视的勇气和自觉的。我市选人用人总体评价、人才建设等工作跃居全省首位,经济社会发展不少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莫不与党员、干部不回避矛盾和问题,以强有力的担当积极求解破题有密切关系。
但也有些干部,是不太愿意,或者说不太敢“睁了眼看”的。有的不正视形势,对中央和省、市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如环保问题整改、脱贫攻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扫黑除恶等,认不太上,片面地以为那是上级的事、领导的事、大家的事,工作中主观能动性不强,甚至是推一下才滑一步,被动落实;有的不正视问题,对政策落地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连直接面对的勇气都没有,更遑论研究情况、剖析问题、把握规律、推动解决,于是便出现了向下级压问题、同级踢问题和向上级移交问题,“问题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怪现象;也有的不正视自身,党员身份意识弱化,公仆使命观念淡薄,缺乏攻坚克难的精气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大气魄,有负组织重托、群众信任;也有的不正视他人,只有“小我”的狭隘,没有“大我”的格局,对同志间关系的正确认识理解不够,别人的成绩看不到,问题同样也看不到,各干各的一盘散沙,你好我好虚假团结,难以凝聚起战斗合力。
还有些干部,是睁了眼的,可惜不是正视,而是斜视或弱视。斜视和弱视都不是正视,只看到对自己有利的,需要担责的部分却成了虚像,一言以蔽之,这是选择性看、选择性落实。比如有的干部看政策学文件,总习惯戴上有色眼镜,为下一步如何打擦边球、踢皮球找依据,好“依法不办事”“依规不作为”;也有少数干部摆不正“为了谁”的认识,热衷于大干快上的显绩,对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弱视漠视,价值观、政绩观扭曲,这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温床。相较于不愿不敢“睁了眼看”,斜视、弱视的危害,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不能自觉地“睁了眼看”,说到底,是主观主义、自由主义在作祟,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在作梗。新的形势下,淮南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是长期的艰巨的,为全市380多万人民谋民生之福、民生之利的职责使命是光荣的重大的,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淮南,不是一蹴而就、敲锣打鼓就能建成的。作为党员、干部,我们都要认清形势、把准方向,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睁了眼看,甩开膀子干,在干事创业中彰显党员初心、公仆本色,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铁肩担责、砥砺奋进。(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