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德耀淮南 >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驻孩子心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驻孩子心田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11/22 9:48:5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创新举措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

11月17日,第四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评选结果揭晓:市文明办荣获“第四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全省16个市文明办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淮师附小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增光添彩。


一份沉甸甸荣誉,背后凝结着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乡村学校少年宫阵地建设,不断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将道德种子播撒在孩子心间,打造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我市蝉联三届“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突出寓教于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

今年6月,我市举行第二届立德树人模范和美德少年表彰大会,隆重表彰了30名立德树人模范、100名美德少年和100名美德少年提名奖,用榜样的力量点燃未成年人对真善美的向往。

道德实践活动寓教于行。我市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开展了“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各中小学校将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评星争优活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引导中小学生崇德向善。同时,各中小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渗透到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教学过程之中,通过道德讲堂、文明大讲堂、国旗下讲话等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我市广泛开展“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运用讲故事、歌咏比赛、绘画等形式歌颂“中国梦”;结合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活动,2016年以来市区两级共举办经典诵读展演活动20多场次;举行“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定不移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重温中华民族抗争史和屈辱史,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发奋学习;开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和“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等活动。

强化阵地建设,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乡镇全覆盖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建设是保障。

据悉,全市约有60万名中小学生,其中一半以上在农村。我市持续抓好以城乡学校少年宫为龙头的阵地建设,2016年以来累计争取市级资金192万元、县区资金418万元,完成了46所自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申报、授牌、验收工作,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乡镇全覆盖。全面部署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开展首届全市文明校园评选工作,坚持价值引领、整体推进、注重实效、特色创新原则,从领导班子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活动阵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6个方面部署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参与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积极性,把学校建成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建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高地,建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示范基地。同时,全市各社区都建起了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相关部门继续推进青少年宫、少儿图书馆、广播电视少儿栏目等阵地建设,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建设。

优化社会环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环境育人细无声。我市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关心爱护特殊儿童群体,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营造良好文化生态。组织开展“净网”“冬雷”专项行动,对全市350余家网吧实行“井田制”巡查,查处违规网吧70多家。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组织开展“清源”和“护苗”专项行动,对学校周边书店、报刊亭、音像制品摊点,进行反复清查,共收缴非法音像制品7100余盘、非法图书2800余本。同时,开展校园周边卫生、交通、治安等环境整治,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立健全市、县、乡镇三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体系,建立了淮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平台;“李韦遴名师工作室”、“蒲公英初高中毕业班学生心理减压和心理健康教育行动”、“心晴姐姐”信箱、“心灵之约”小广播等组织和活动日渐活跃。全市已有24名教师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65名教师取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市级培训专任心理辅导教师达到360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岗前培训基本普及。

关心爱护特殊儿童群体,共享同一片蓝天。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孤残儿童等特殊群体孩子行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改善农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及时救助流浪儿童,加强流动适龄儿童计划免疫查漏补种工作,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我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汇聚向上向善力量,不断夯实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石。

(记者 朱庆磊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