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践行三严三实 学习贯彻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书记访谈录 > 当好参谋助手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当好参谋助手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9/9 8:13:2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访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胡东辉

       “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是要求市发改委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坚持以‘三严’为本,以‘三实’为基,通过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将专题教育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改进作风、提升效能,确保全市发改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成效。”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胡东辉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发改委作为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管理部门,必须当好市委、市政府决策的参谋助手,善于及时发现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用战略目标研究制定发展改革的思路,在规划中体现战略思维,在计划执行上注重战术技巧,不断增强见事的敏锐性、谋事的前瞻性、干事的主动性,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胡东辉告诉记者,市发改委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学军在淮南调研指导“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要讲话和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参谋部”作用,把开展专题教育与服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改革发展成果检验专题教育成效。通过抓调度、促运行。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结合市委双月督查调度会和市政府月度经济分析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等关键指标及匹配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调度,做好全市经济形势预测预警。强化重点企业调度。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落实中央、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等相关文件政策,减免各种税费,减轻企业负担;引导各级、各类信用担保向企业倾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抓项目、促投资。狠抓项目开工。对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逐个分析,查找问题,制定项目推进方案,确保按时开工、按照序时进度完成投资量。狠抓项目调度。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及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协调调度,协调相关部门研究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的具体问题。狠抓项目谋划。积极对接国家七大工程包、六大消费工程、三大战略、重大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等“7+6+3+1”投资重点,认真谋划“十三五”期间拟规划新开工项目,充实和完善重点项目库,力争我市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省项目库。通过抓产业、增后劲。巩固提升支柱产业。坚持煤电联营、煤化一体的清洁循环发展,加快朱集西矿与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煤电气一体化发展,推进潘集电厂、大唐淮南发电厂、平电四期、中安联合低热值煤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加速发展接续产业。壮大三大主导产业和五个高成长性产业发展规模,实现煤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煤机装备产业成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支持县区园区发展。推动各县区首位产业发展,促进园区主导产业集群。推动淮南经开区与大通区、农垦城联动发展,打造百亿产业园区;实施高新区总量倍增计划,建成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一期等项目;力争煤化工产业园今年年底出烯烃产品。通过抓调整、促转型。全力推进招商引资。规范招商引资政策,制定煤化工、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招商规划,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优化存量培育增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省级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国家煤化工产品质检中心等“国字号”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明确城市定位、产业定位和发展定位,加快实施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规划项目,认真编制“十三五”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推动全面转型。通过抓改革、增活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权力、推动职能转变;承接并落实省政府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创新网上审批和网上交互式服务;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深化社会事业改革。

       胡东辉表示,在谋划全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市发改委要通过继续深入开展专题教育,抓作风、提效能,不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防线,提高综合经济管理能力,努力成为新形势下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着力打造一支值得市委、市政府信赖的风清气正的发改队伍。

(记者 谢勇)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