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德耀淮南 > 矿区“活雷锋” 传递“正能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矿区“活雷锋” 传递“正能量”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8/17 8:13:4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朱集东矿运输队职工詹同卫事迹

       黝黑脸庞、健壮身体、憨厚笑容、不善言辞,是詹同卫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作为朱集东矿运输队的一名普通矿工,詹同卫不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恳努力,更时常援手助人、义无返顾,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矿山正能量。

      今年45岁的詹同卫出生在一个普通煤矿家庭,军人出身的父亲从小就教育他,做人要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在工作生活中,詹同卫始终牢牢记住父亲的教诲。朋友有困难,他常常主动热心帮忙;同事生重病,他会毫不吝啬解囊相助。到矿上工作的二十多年来,他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长为称职的老矿工,用自己扎实的工作作风鼓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朱集东矿内提到詹同卫,无人不竖起大拇指。而他勇救落水女子、援手相助走失男童等事迹,更是在职工中广为传颂,被大家亲切赞誉为矿区里的“活雷锋”。

      2013年年初,詹同卫带着妻儿去凤台县茅仙洞赶庙会,与家人共享欢乐时光。当来到一处偏僻山道时,一名独自行走的小男孩引起了詹同卫注意。“你的爸爸妈妈呢”?热心肠的詹同卫马上过去拉住小男孩询问。原来,当天游人太多,小男孩只顾玩耍奔跑,和家人走散了!由于受到惊吓,小男孩说不清自己家在哪里。詹同卫一边亲切安抚孩子情绪,一边引导他回忆家人电话,最终成功打通了孩子妈妈的手机。“没事儿,孩子受了惊吓,快带他回去吧”。看到儿子平安找回,小男孩的母亲激动万分,连声要答谢詹同卫,却被他委婉谢绝了。

      2014年7月2日,詹同卫利用公休假来到金寨县天堂寨旅游。下午4时许,正当詹同卫流连于青山绿水之间时,突然听到“有人落水”的呼救声。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小女孩和两名中年妇女正在附近水潭中苦苦挣扎。由于水流湍急、深不见底,水潭下方还连接着一个大瀑布,旁边游客都不敢贸然下水救人。危急时刻,深谙水性的詹同卫没有犹豫,纵身跳入水中,及时将两名中年妇女救上岸。“还有一个小女孩”!听到潭边游客的喊声,已经气力将尽的詹同卫再一次冒着生命危险潜入冻冷的深潭,奋力将小女孩托出水面,救至岸边。就在人们紧急施救落水者时,詹同卫却一声没说,匆匆离开了现场。事后,获救人员经多方打听寻找,来到朱集东矿当面感谢,并向他赠送了“见义勇为、品德高尚、舍己救人、恩重如山”锦旗。

      “热心助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这些充满赞誉的词语一次次在詹同卫身上被印证着。这位可亲可敬的矿山汉子,用自己的“大爱言行”体现着人生价值,为矿区干部职工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也为和谐矿区建设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 陈崇韧)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