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淮南市PM10降幅居全省第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完成目标进度位列全省第五,颇有“单骑”突出、“一马当先”的气魄。
人们不禁要问:它为什么能?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有三方面情况必须讲清楚、弄明白。其一,大气污染防治是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的全市综合性考评指标,非环保部门的单项工作。其二,这项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打胜的“硬仗”,声势浩大的物料堆场整治、夏季秸秆禁烧以及燃煤锅炉、工业烟尘、非煤矿山、建筑扬尘、道路运输及混凝土搅拌站、机动车污染防治整治等都是这项系统工程上的一环。其三,这项工作具有强烈动态变化性,稍有懈怠,就会退后下滑,目前的成效非一劳永逸。
从功能来划分,城市分为消费型、资源型两种。淮南,无疑属于后者。在淮南这样的矿城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其难度超乎想象。但是,如此高难度的大气污染防治,淮南市居然能够跻身全省前列,它不是匪夷所思,它的呈现证明的只有一个道理,那就是事在人为!
事在人为,关键在“为”。不唯GDP,不是不要GDP。只有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廉洁发展“五个发展”共举并推,才能在“双轮驱动”的牵引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个目标”。这也是“1235”发展战略的核心要义和根本要求。面对困难,需要积极作为;面对难题,需要敢作敢为。为,才能解决问题、攻下难题;为,才能推进发展、推动变化;为,也是实现争先进位的“垫脚石”。
争先进位,全市“一盘棋”。如果每个市直单位所牵头负责的单项工作,都能在全省争先进,那么,全市综合性工作进入全省前列,只是顺其自然之事。如果每个县区都能在全市争一流,那么就会支撑起全市在全省争一流。因此,每个县区、市直单位、各行业,关键是要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干好,干出实绩,争进前列。
回到上述讨论的核心,一个问题不禁自然产生:全市还有哪些综合性工作,其难度可以和大气污染防治相提并论?如果其难度低于大气污染防治,那为何丢掉了进入全省先进的机会呢?反过来讲,我们能够把大气污染防治这项超难度工作争进全省前列,还有什么工作干不好呢?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单骑”突出再次说明,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我们倾力而为、用心去做,不仅能够做好,而且能够成为全省先进!——我们需要重拾往昔的自信!
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左右有强兵”的竞争格局中,在“十二五”收官、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背景下,在打好遏制经济下滑阻击战的阵地前,需要和期待着更多的“单骑”突破。当它以“一马当先”的气势,引领着“万马奔腾”的矩阵,以势不可挡的勇毅一往无前之时,目标的抵达一定指日可待。
(怀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