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典云32年奉献环卫一线传递正能量
彭典云,谢家集区环卫处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
1983年至今,她把自己无私奉献给环卫一线,奉献给家乡百姓,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精神,用五尺扫把为城市“梳妆打扮”。今年,她成功当选淮南市第四届道德模范。
爱岗敬业,蔡新中路成为淮南“示范”路
1983年,彭典云被分派到谢家集区最繁华的路段——蔡新中路负责清扫保洁工作。从那时起,她就在心中要求自己,不管做什么,都要以信立人,努力做好该做的事。周而复始的环卫工作让彭典云有了心中的坚持——清晨给市民一个干净的大马路,成为她工作的动力。
由于工作繁重,工资微薄,一些“美容师”姐妹先后离岗。“干什么不好,偏要去扫大街?”亲朋好友这样劝她。面对规劝,她坦诚地说:“我热爱这份工作,一天不摸摸扫把,就像是缺了点什么”。
心怀一份责任,不论严寒酷暑,她坚持每天凌晨5点之前就来到路面上,一直到晚上10点后才回家。长期的劳累,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缠上了她,但她不改初衷,至今依然坚守在环卫岗位上。32个春秋里,彭典云已记不清用坏了多少扫帚、撮箕、背兜,清出了多少垃圾,疏通了多少被堵住的排水沟和下水道,她把最美好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热爱的环卫工作,换来城市的整洁靓丽。
32年来,彭典云清扫保洁的蔡新中路一直是环卫处最出色的,也是全市最干净的街道之一,2005年被评为淮南市“示范”道路。同年,她被市市容局授予“城市十佳美容师”光荣称号,2008年被评为“全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先进个人”。
在彭典云的影响下,“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已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环卫工人的自觉追求,十佳环卫班组、十佳城市美容师各展风采,扮美着能源城。
日子虽清贫,但心中坚守道德底线
作为环卫工人,彭典云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
一年夏天,彭典云在清扫马路时拾到一个钱包,打开后发现,里面有两万元现金和失主的一些证件,彭典云心想,如此贵重的钱包丢失,失主一定十分着急。彭典云当下决定要等失主回来取回钱包,当时正值烈日当头,她不顾烈日曝晒,在原地等了3个多小时,最终得以把钱包物归原主。失主要表示感谢,被她婉言谢绝。
在名利得失面前,是谁给了她那份淡定与从容?彭典云说,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
凭着这份信义,彭典云铸就了淮南环卫工人的崇高灵魂,彰显了环卫工人高尚的人格魅力。2010年,她被评选为“民生杯”感动淮南“十佳事迹”人物;2014年,被评为诚实守信“淮南好人”。
“彭典云把半辈子人生奉献给了环卫事业,是‘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环卫行业精神的完美体现。她的事迹就发生在大家身边,看得见、够得着,真实可信,是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
(记者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