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论学苑 >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5/20 5:45:2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张亚男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生存之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通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如果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民族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在世界文化的相互激荡中站稳脚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正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比如毛泽东思想吸收了“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吸收了中国古代“有耻且格”、“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等荣辱思想的精华,改造成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吸收了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贵和尚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又赋予了时代性和先进性,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正能量。档案是历史的记忆,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没有档案就没有历史,没有历史的民族谈何传统文化。作为党和政府职能机构的档案部门,应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充分依托自身的独特资源优势,积极发挥档案的文化传承和利用服务功能,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正能量中有所作为。一代又一代人正是通过档案的记载,通过对档案的研究、开发、利用,才使社会文化得以传承,档案在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也因此得以充分显现。档案信息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反映了中华民族怀有的光荣与梦想、创造的辉煌与成就、经历的苦难与挫折,以及中华民族历来所具有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传统民族精神,特别是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的过程,这些正是向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素材。通过对档案史料的整理,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和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档案文化资料发掘出来,开发出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档案文化产品,无疑将产生巨大的传统文化正能量,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使人们在传统的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启迪,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认同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