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淮南全力推进煤化工基地建设 打造经济“升级版”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淮南全力推进煤化工基地建设 打造经济“升级版”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5/19 8:34: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中安在线2014年5月17日

164881489

  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170万吨/年煤制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货运码头建设正顺利推进。

164881490

  中安联合煤化整体项目概况。

  中安在线讯(记者付刚)近年来,为促进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淮南市委、市政府确立了“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力求实现“四个转变”,不断加快新型能源城市建设。4月上旬,随着煤化工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获得正式批复,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建设拉开了大幕。近日,记者走访了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零距离感受淮南推进煤化工基地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热度。

  多年来,煤炭的开采,电力、化工产业的兴起,造就了富裕的淮南,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一边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边是环境容量的不可承受,如何抉择?淮南给出自己的答案—转型发展,打造经济发展的“升级版”。不必抛开煤炭资源“另起炉灶”,依托煤炭资源精耕细作—拉长产业链,努力把煤炭“吃干榨净”,变“卖燃料”为“卖原料”。充分发挥自身煤炭、水、市场、区位、交通等综合优势,走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道路。

  淮南市既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又有丰富的水资源,发展煤化工产业具有得天独厚优势。淮河平缓流经淮南潘集区,在潘集区祁集镇的淮河大坝上,记者看到,一座大型货运码头正在紧张施工。这座码头,是专为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170万吨/年煤制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而建。中安联合煤化项目,落户于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由中石化和皖北煤电集团共同投资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267亿元。截至4月底,“中安煤化”累计完成投资78.95亿元,预计一期项目烯烃产品将于2015年底问世,将作为汽车、家电等行业的重要原料供应给周边及华东市场。

  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是安徽省三大化工基地之一,是淮南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平台。过去,单纯挖煤、卖煤来钱最快,但不可持续。相比之下,把煤变成电,价值提升1.7倍;而把煤从“燃料”变成“化工原料”,其价值可提升12倍。因此,发展煤化工产业,成为淮南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规划,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将以新型煤化工为主线,重点发展煤基石化产品、替代燃料产品(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乙醇)、高端化工产品、基础化工产品四大产品板块。预计,规划建设的66个产业类项目累计总投资2113亿元,产品年总生产能力达到1630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1242亿元。

  “产业园将实行最严格的土地和水资源管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进一步优化煤炭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转化效率。高标准设置项目环保门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煤化工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黄坤说,“到2030年,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中部唯一、安徽骄傲”的新型煤化工生产基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